[实用新型]一种神经外科引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261780.6 | 申请日: | 2001-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505088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8-14 |
发明(设计)人: | 梁滔岩;常宗娥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滔岩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郝英涛 |
地址: | 252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神经外科 引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神经外科手术引流用医用装置。
背景技术 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对于颅脑损伤、颅内血肿病人,引流管必不可少,用于颅内血肿或积液的引流、药品注入等,作用非常重要。目前为止,神经外科使用的引流管多为尿管式或单腔塑料、硅胶管,都为单腔管,使用中直接与引流袋相连通,极易出现堵塞现象,使用不便。同时当需要冲洗和注药时,需拔下引流袋,通过引流管进行冲洗和注药,操作烦琐,不能适应神经外科手术的某些特殊要求,功能单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范围大的神经外科引流装置。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外科引流装置,主要由引流管、导管及引流袋组成,该导管一端与引流袋的进口相通、另一端与引流管相连,其特征在于:上述引流管为双腔管,在引流袋的进口处还设有单向控制阀。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结构后,由于引流管采用双腔管,其中间隔有抗压作用,避免了引流管受压闭塞的现象,同时双腔管可用于颅内不同位置的血肿引流,对较大的颅内血肿可高位排气、低位排液,特别对慢性硬膜下血肿,不仅可起到引流血肿的目的,又可防止气颅特别是张力性气颅的形成。而且还可通过引流管外接注射器,对颅内血肿注药溶解、引流、冲洗,操作方便;引流袋内增设的单向控制阀可有效防止气、液倒流入引流管内。具有适用范围广、功能多样、操作简单的效果。本实用新型也适用于胸、腹部手术,及膀胱、前列腺手术中需冲洗、引流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图4为图2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中,1为引流管、2为导管、3为引流袋、4为引流腔管、5为冲洗腔管、6为塞堵、7为活瓣。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神经外科用引流装置,可采用塑制产品,主要由引流管1、导管2和引流袋3组成,引流袋3上标有刻度,用于记录引流量。导管2一端与引流袋3的进口相通,另一端与引流管1相通。上述引流管1采用双腔管,该双腔管可通过引流管1内设中间隔来实现,在引流袋3的进口处还设有单向控制阀。
本实用新型的导管2可采用二种方式:
一种是导管2也设计为双腔管,分别与引流管1的双腔管相应。术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双腔管的不同位置分别剪孔,分别对应不同的血肿位置,用于不同位置血肿的引流。适用于急、慢性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颅内血肿、各种颅腔肿瘤术后引流者。也适用于胸、腹部手术及膀胱、前列腺手术需冲洗、引流者。
另一种导管2为单腔管,该种形式引流管1的双腔管分别为引流腔管4和冲洗腔管5,引流腔管4与导管2相通,用于血肿引流;冲洗腔管5可外接注射器,用于颅内血肿的注药、冲洗等操作。在冲洗腔管5的管口处设有塞堵6,在进行引流操作时,用于封闭冲洗腔管5。适用于脑内血肿、脑内血肿破入脑室、硬膜外血肿需置管引流、尿激酶等血肿液化剂注入冲洗引流者。也可用于胸、腹腔冲洗引流等。
上述单向控制阀由二片上下叠放在一起的活瓣7组成,上述导管2与活瓣7的中间相通。使用时由导管2流入的液体通过二片活瓣7中间进入引流袋3内,当引流袋3被提放时,由于引流袋3内液体的压力,使得二片活瓣7闭合在一起,达到单向闭合的目的。
在引流管1的前端部可预留侧孔,也可根据术中需要分别剪孔。
为增加实用性,在引流管1上也标有刻度,用于记录插入深度。在引流管1和导管2之间设有接头,以方便引流管1及导管2之间的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滔岩,未经梁滔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617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