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转炉出钢用挡渣体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01261886.1 申请日: 2001-09-26
公开(公告)号: CN2510501Y 公开(公告)日: 2002-09-11
发明(设计)人: 黄永建;贾江红;邢梅峦;巩飞;刘宪民;赵勇战;李向朝;胡连菊;杨志刚;张红卫;刘辉霞 申请(专利权)人: 石家庄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主分类号: C21C5/46 分类号: C21C5/46
代理公司: 石家庄冀科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曹淑敏
地址: 050031 河*** 国省代码: 河北;1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转炉 出钢用挡渣体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炉出钢过程中使用的挡渣体,属转炉炼钢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转炉炼钢过程中,需在出钢时进行挡渣,以减少出钢过程下渣,从而减少下渣回磷及精炼过程回磷。公知的转炉挡渣技术为向炉内投加挡渣球,其挡渣球的结构是内部为由耐火材料制成的球芯,外包铸铁。由于挡渣球的外形呈圆球体,其外表面在炉内受力均衡,仅靠漂移到出钢口位置,所需要时间较长。特别是对于冶炼终点采用高拉碳操作法终渣较粘稠的炉次,因其终点渣中(FeO)含量低,炉渣粘度大,挡渣效果明显变差。同时,由于炉渣粘度较大,当挡渣球到达出钢口后极易堵死出钢口,发生出不完钢的现象,最终导致不能很好地挡渣。此外,由于铸铁包在外层,在高温钢渣的作用下特别是高温出钢时,极易熔化,影响甚至失去挡渣效果,从而对钢的成分控制及钢水经过LF炉精炼时的精炼回磷产生严重影响,进而影响钢的内在质量。由此,需研制新的转炉出钢用挡渣体,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转炉出钢用挡渣体,以消除上述现有技术中的各种弊病,提高钢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转炉出钢用挡渣体,构成中包括球芯和外层,其改进之处是,外层的外表面形状为不少于16面的正多面体。

上述转炉出钢用挡渣体,所述外层的外表面形状为16-32面的正多面体。

上述转炉出钢用挡渣体,所述外层的外表面形状为由正三角形构成的正20面体。

上述转炉出钢用挡渣体,所述球芯为由铸铁制成的圆球体,球芯外表面与由耐火材料制成的外层内表面相吻合。

本实用新型采用挡渣体外形为正多面体的设计方案,可使挡渣体无论各点先接触渣面,均能借助外力顺利漂移到出钢口位置,克服了传统挡渣球在炉内因各面受力均衡不易漂到出钢口的缺点。同时,由于采用铸铁球芯外包耐火材料的设计,避免了挡渣过程中挡渣体熔化造成出钢大量下渣情况的发生,具有极好的挡渣效果,从而提高钢的质量。尤其适于转炉采用高拉碳后炉渣粘度增大时挡渣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由铸铁圆球芯1和由镁砂等耐火材料浇注而成的外层2组成。外层2的外表面形状为由正三角形3构成的正20面体,其内表面与球芯1的外表面相吻合。球芯1的直径及正20面体的大小根据转炉出钢口大小及炼钢工艺所要求的挡渣体比重确定,其比重一般为4.6-4.8公斤/立方分米。冶炼过程中需进行挡渣时,将本实用新型投入炉体内,在炉内液态渣、钢的作用下,挡渣体可顺利漂移到出钢口位置,实现挡渣。实验表明,使用本实用新型挡渣,较传统挡渣球挡渣的挡住率提高了61.5%,下渣量减少了72.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石家庄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618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