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伤口促愈贴无效
申请号: | 01262115.3 | 申请日: | 2001-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511272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9-18 |
发明(设计)人: | 韩平;赵玉坤;宋文昌;王云飞;崔艳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平;赵玉坤;宋文昌;王云飞;崔艳民 |
主分类号: | A61F13/15 | 分类号: | A61F13/15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蔡绍强,巩同海 |
地址: | 255033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伤口 促愈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系医用敷料,涉及一种适用于人体局部创伤面护理的敷料。
背景技术 目前,通用的医用敷料,依然是消毒纱布块加外科消毒或消炎药物敷贴在创伤面上,用胶布固定,几天一换。纱布块吸附了伤口渗出物并结痂粘连,换敷料时拉扯粘连的纱布块会造成新的创面;增加患者痛苦并延长了伤口愈合时间。
中国专利ZL 96248348.6公布了一种愈肤贴,主要由衬层、透明医用薄膜、保护层构成,衬层与医用薄膜通过医用薄膜上的压敏胶粘接在一起,保护层压合在医用薄膜的另一面上,在衬层和医用薄膜之间有一吸附层块。但其缺陷是吸附层与伤口仍会发生粘连,且吸附层所吸附的血迹可被患者看到,加重了患者的心理负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与伤口不发生粘连,所吸附的血迹不会被患者看到的伤口促愈贴。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伤口促愈贴,包括医用半透薄膜、位于医用半透薄膜一侧的支撑层以及位于医用半透薄膜另一侧的保护剥离层,支撑层和保护剥离层上分别压刻有可揭压痕,其特征在于:在医用半透薄膜与保护剥离层之间设置微孔海绵块,微孔海绵块被医用压敏胶粘附固定于医用半透薄膜上。
其中所述的微孔海绵块的气孔率≥95%;在所述的微孔海绵块与医用半透薄膜之间设置肉色织物层,三者通过医用压敏胶粘合在一起;所述的微孔海绵块为由甲壳胺、几丁聚糖、几丁糖或海藻酸活性胶原等物质构成或上述物质的复合物构成的海洋生物复合海绵体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
1.采用海洋生物复合海绵体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能迅速止血、镇痛;激活损伤细胞修复,促进上皮细胞和内皮细胞生长,抑制成纤维细胞生长,加速伤口的愈合,防止疤痕形成;与伤口不发生粘连。
2.采用海洋生物复合海绵体材料,气孔率高,吸附量大,可迅速吸收渗血和渗出液,抑制细菌生长。
3.采用医用半透薄膜与微孔海绵块形成双重护创体系,为创面愈合提供了一个最佳环境。
4.设置肉色织物层后,在其表面看不到所吸附的血迹,有利于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稳定情绪。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正面示意图;图2是图1的背面示意图;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和图3中,医用半透薄膜1附在支撑层2上,医用半透薄膜的另一面涂有医用压敏胶,微孔海绵块4通过医用压敏胶粘附固定在医用半透薄膜上,保护剥离层3压附在微孔海绵块上,周边与医用半透薄膜上的医用压敏胶粘合在一起,支撑层2的中间部位有一环型压痕6,环型压痕与支撑层的外边缘有一相通的压痕7,保护剥离层3的两端分别有一弧型压痕8。
图4中,在微孔海绵块4和医用半透薄膜1之间设置有肉色织物层5,三者通过医用压敏胶粘合在一起,其余与上一实施例相同。设置肉色织物层的目的,是为在本实用新型表面看不到微孔海绵块所吸附的血迹,有利于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稳定情绪。
上述医用半透薄膜采用聚氨酯医用半透薄膜,微孔海绵块采用由甲壳胺、几丁聚糖、几丁糖或海藻酸活性胶原等物质构成或上述物质的复合物构成的海洋生物复合海绵体材料。
使用方法:
1.沿环型压痕6将支撑层2的中间部位揭去,形成观察窗口;
2.将保护剥离层3任意一端的弧型压痕8揭起,去掉中间部分的保护剥离层;
3.持本实用新型的两端,通过观察窗口观察欲贴的伤口部位,将微孔海绵块对准伤口,将本实用新型通过压敏胶粘敷在伤口周围的皮肤上,由内向外抚平;
4.经压痕7沿环型压痕6将支撑层的的其余部分揭去;
5.将余下的两端保护剥离层向水平方向或向下扯去,再将该处的医用半透薄膜粘敷于皮肤上,整个粘敷过程结束。
6.待伤口基本愈合,轻轻揭下医用半透薄膜,粘敷在伤口的微孔海绵块会自然脱落。
7.一贴不能愈合时,轻轻揭下医用半透薄膜,不必清理创面残余的微孔海绵块,按以上1~6步骤继续敷贴直至痊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平;赵玉坤;宋文昌;王云飞;崔艳民,未经韩平;赵玉坤;宋文昌;王云飞;崔艳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621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精度微功耗无温冲恒温加热器
- 下一篇: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