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深部静脉留置管无效
申请号: | 01262218.4 | 申请日: | 2001-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501509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7-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强;景爱荣;周玉发;毕春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志强 |
主分类号: | A61M5/00 | 分类号: | A61M5/00;A61M3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1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静脉 留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静脉输液医疗器具,具体地说是一种一次性深部静脉留置管,适用于抢救休克等危重病人及周围静脉难以穿刺的病人的快速输液。
对于抢救休克等危重病人的快速输液,以及周围静脉难以穿刺的病人输液,往往在较深部静脉部位穿刺输液,如股静脉或锁骨下静脉,在输液时,需把穿刺针外鞘管较长时间的留置在静脉血管内。目前,所使用的一次性静脉留置针,大多由穿刺针、外鞘管、外鞘管手持片、针座构成,穿刺针插入外鞘管内,这种穿刺针为细钢管制作,壁非常薄,容易折断裂,长度较短,难以达到深部静脉血管内,只适用于浅静脉,且针的座端紧靠穿刺部位皮肤,易造成感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易断裂、不易产生感染、外鞘管较长,不仅适用于浅静脉,更适用于深部静脉血管输液的一次性深部静脉留置管。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该一次性深部静脉留置管,由外鞘管、芯管、“J”形钢丝构成,其芯管插入外鞘管内,“J”形钢丝插入芯管内,外鞘管的座内设有膜瓣,外鞘管的座壁上连接输液附管,输液附管端部设有三通阀,三通阀与输液管接口和注药口连通。外鞘管和芯管均用医用橡胶制作,“J”形钢丝为弹性细钢丝,端部为半圆钩状,外鞘管长为100-150mm,外直径为1.0-1.2mm,内直径为0.8-1.0mm,输液附管长为150-200mm。应用本实用新型时,先用注射器连接18号穿刺针,进行深部静脉穿刺,穿刺到位后,从穿刺针针管内插入“J”形钢丝,使“J”形钢丝的半圆钩状端进入静脉血管后,退出穿刺针,再将套设上外鞘管的芯管,套在“J”形钢丝上,并沿“J”形钢丝插入静脉血管内,以进一步扩张血管穿刺孔,当外鞘管插入静脉血管内到位后,拔出“J”形钢丝和芯管,外鞘管留置在静脉血管内,外鞘管外端部与皮肤固定,外鞘管的座内的膜瓣自动封堵,在输液附管的输液管接口上连接输液管或抽液针筒,转动三通阀,使输液附管与输液管或抽液针筒相通,即可快速输液或抽液,若需注药,可转动三通阀,使输液附管与注药口相通,即可从注药口内注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与目前使用的一次性静脉留置针相比,因引导针为“J”形细钢丝,不易折断裂,且可达较深部位,外鞘管的内直径较粗(为1.0-1.2mm),而且较长,能达深部静脉,特别适用快速输液的危重病人,外鞘管的座内带膜瓣,可自动封堵,防止出血,输液附管较长,不贴近皮肤,可防止污染,输液附管端部设输液管接口和注射口以及三通阀,可同时输液和注射药物,利于抢救治疗,另外,该留置管不仅适用于浅静脉输液,更适用于深静脉输液。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沿轴线剖视示意图。
参照附图1、2制作本实用新型。该一次性深部静脉留置管,由外鞘管1、芯管2、“J”形钢丝3构成,芯管2插入外鞘管1内,“J”形钢丝3插入芯管2内,外鞘管1的座内设有膜瓣4,外鞘管1的座壁上连接输液附管5,输液附管5端部设有三通阀7,三通阀7与输液管接口6和注药口8连通。外鞘管1和芯管2均用医用橡胶制作,“J”形钢丝3为弹性细钢丝,端部为半圆钩状,外鞘管1长为100-150mm,外直径为1.0-1.2mm,内直径为0.8-1.0mm,输液附管5长150-2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志强,未经张志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622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遮阳板的固定调整装置
- 下一篇:具有夹具的岩石薄片切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