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262398.9 | 申请日: | 2001-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507858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8-28 |
发明(设计)人: | 李洪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洪旺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9/02;//;302;128;150)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泰昌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肖慧 |
地址: | 271039 山东省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污水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处理污水的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一体化的污水处理装置。
目前,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大面积水体富营养化及赤潮发生,造成水资源的极度紧缺,世界各国对水污染的防治严格立法,由原来的以去除有机物为主,向去除有机物污染物的同时去除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罪魁祸首的氮、磷转变。在对氮、磷去除上,绝大多数采用生物处理方法,在众多的脱氮除磷处理工艺中,其实质均为厌氧、缺氧、好氧的不同组合。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机理上来看,脱氮要求生物处理的泥龄长,除磷要求的泥龄短;硝酸盐回流至厌氧区对聚菌的厌氧释磷有不良影响,厌氧释磷,缺氧反硝化产生不良的影响;厌氧释磷和反消化的先后顺序等问题。从设计上来看要么是需要混合液的大比例回流(A2O、UCT工艺等)、附属设备较多,要么是构筑物较多、流程很长,占地多、投资大。目前在应用上采用较多的脱氮除磷工艺有氧化沟、SBR等,但是氧化沟占地较大,SBR要求较好的自控装置,投资大,而且国内电器自控元件易出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污泥产率低、附属设备少、一体化的污水处理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由初沉池、吸附池、二沉池、消毒池、生物接触氧化池构成,并按一定规则连接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在初沉池内有由底部通往上部与本装置外调节池相通的污泥回流管,二沉池内有由底部通往上部与吸附池相通的污泥回流管,污泥回流管均附设有供气提排泥用气的加气管。由于采用以上结构,本装置在高效去除BOD、COD、SS的同时,达到较高的脱氮能力和一定的除磷效果。并且较目前国内、外同类产品具有投资低、附属设备少、运行费用低、操作运行管理简单等优点。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的平面剖视图。
图2是图1所示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的I-I面剖视图。
图3是图1所示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的II-II面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工艺流程图。
从图1至图3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是由初沉池1、吸附池2、二沉池3、消毒池4和生物接触氧化池5组成的,并且按照一定规则连接在一起并包容在一个箱体内,各池之间的隔断和外壳均为钢板制造。从图4工艺流程图可以看出,在本装置以外还有调节池,一般为混凝土池体,调节池的容量,必须根据排水周期、生产工艺等因素确定。在传统调节水量均衡水质功能基础上,通过技术措施,在其中保持较高的微生物浓度,使其运行按照国内、外目前比较高的具有同时脱氮除磷的SBR法运作。污水通过格栅先把其中片、块状物体隔离在调节池以外,取出干化外运,以免在调节池中堵塞水泵,通过水泵,将污水提升至本装置的吸附池2内,吸附池2位于初沉池1和二沉池3之间,吸附池2内设有一根从上到下的曝气管11,上部与其他曝气管相通,下部与一根上面开有若干开口的横向曝气管相通,以便充分曝气,进行充分氧化反应,增加水中好氧菌含量。吸附池2的上部与二沉池3的污泥回流管7相通,以便使二沉池3内的污泥流回吸附池2内,进行再循环利用。吸附池2上部一侧,开有锯形槽式溢流口,通过连接管14与初沉池1的中心进水管9相通,初沉池1下部成漏斗式结构,污水在初沉池1内经过沉淀,污泥通过一根起于初沉池1底部、上部与本装置外调节池相通的污泥回流管6流回调节池内,以进行再循环利用,污泥回流管6一侧附设有供气管18,供气提排泥用气。初沉池1上部污水通过锯形槽式溢流口与生物接触氧化池5相通的连接管13相连,污水流入生物接触氧化池5,生物接触氧化池5分A、B两级,采用弹性立体填料,填料比表面面积200M2/M3,两级生物池底部相通,每级中心均设有由上到下的曝气管,上部与其他曝气管相通,下部与两排平行曝气管相通,以充分曝气,增加给氧量。污水经过生物接触氧化池5后,通过连接管15与二沉池中心进水管10相通,二沉池3内设有二根从底向上、上部与吸附池2相通的污泥回流管7,污泥回流管7一侧附设有供气提排泥用气的供气管18,经过沉积的污泥通过污泥回流管7流回吸附池2内,进行再循环利用。二沉池3上部污水通过锯形槽式溢流口流入消毒池4内。消毒池内设有曝气管,并与其他曝气管相通,池内并设有自动加药装置,内装有消毒药剂,消毒药剂可采用固态、漂白精(片)、次氯酸钙,经消毒后,污水经设在消毒池中下部的排污管16进行排放。初沉池1、吸附池2、二沉池3、消毒池4、生物接触氧化池5上部均开有人孔,以便进行观察和维修。
本实用新型的大小可根据处理污水量的多少来确定。初沉池、吸附池、二沉池、消毒池、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容量也根据污水量的多少而进行相应比例的增大或减小,各管道的粗细也进行相应比例的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洪旺,未经李洪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6239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连接器
- 下一篇:有复式偶合电源触头的电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