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胶管滑轮式叉车属具供油机构无效
申请号: | 01262815.8 | 申请日: | 2001-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510474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9-11 |
发明(设计)人: | 龚仁武;姚玉萍;钟继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9/22 | 分类号: | B66F9/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2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胶管 滑轮 叉车 供油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叉车属具供油机构。
叉车为实现不同作业环境下的堆垛、搬运作业,配上如侧移器、纸卷夹、推拉器及旋转夹等多种叉车专用属具,使其具有侧移、夹紧、推拉及旋转等各项功能。叉车要实现这方面的动作,往往均是靠它的执行机构——液压油缸来完成的,必然就需要将叉车的液压能通过一定的油路送至属具上。在国内外,叉车起升系统结构也不尽相同,但受叉车其本身功能的限制,叉车起升均需完成一定高度范围内的起升、下降和堆垛作业。国外均是设计一种带有专用卷管器的产品,它由圆盘式轨道、张紧弹簧、油铰接头及固定装置等组成,在国内无此类产品。该卷管器制造难度、生产成本均很高、进口价格在4000元左右,加上管路及相关管接头单组油路总成本将达5000元左右。另一方面,由于该送油管路均缠绕在圆盘式轨道上,油压损失高,对有较高油压要求的叉车属具来说,该项供油系统也不甚理想。再就是该专用卷管器安装维修也不方便,张紧弹簧经常使用,易失效,造成用户的使用成本非常高。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现有技术的改进,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的胶管滑轮式叉车属具供油机构。
具体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的:
胶管滑轮式叉车属具供油机构,包括高压胶管和胶管滑轮,其特征在于两根进、出高压胶管的一端分别与四通弯头连通,四通弯头设于叉车的外门架上一侧,中门架上同侧设有一胶管滑轮:一对同轴的胶管滑轮设于内门架内部前起升油缸的活塞杆上端,两进、出高压胶管跨设过中门架上的胶管滑轮,经过设于内门架底部的四通弯头,再跨设过两同轴的胶管滑轮,连接到货叉架上的两通接头上,最后两进、出高压胶管连接到叉车属具上。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其通过动、定滑轮的使用原理,巧妙地实现了固定、运动的变换关系,仅使用了滑轮、送油胶管、管接头及其它固定板座等组件,设计、制造和维修成本均很低。其实现了将液压油安全有效地送至属具:叉车工作时,起升系统从低处到高处完成起升、堆垛、下降等运动时,该装置能保证供油畅通,且压力损失小:由于该装置结构紧凑,保证运动中不相互干涉,该装置安装、维修方便快捷。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该装置折叠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侧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实施例1:
胶管滑轮式叉车属具供油机构,包括高压胶管和胶管滑轮。两根进、出高压胶管1的一端分别与四通弯头2连通,四通弯头2固定安装在叉车的外门架7上一侧,中门架8上同侧安装着一胶管滑轮3。一对同轴的胶管滑轮5固定安装在内门架9内部前起升油缸的活塞杆上端,与四通弯头2连通的两进、出高压胶管1跨设过中门架8上的胶管滑轮3,经过安装在内门架9底部的二通弯头4,再跨设过两同轴的胶管滑轮7,连接到货叉架10上的两通接头6上,最后两进、出高压胶管连接到叉车属具上。
该装置形成送、回油闭环系统。
使用中,叉车在起升货物时,胶管滑轮3、5、四通弯头4、二通接头6等均可随中门架8、内门架9、货叉架及属具10的起升或下落而向上或向下运动,高压胶管分别通过胶管滑轮3、5可进行弯曲运动,从而实现运动状态下的属具油路供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628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潜水泵无水断电保护装置
- 下一篇:低水箱座便器水箱配件换向补水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