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陡坡铁路运输列车组无效
申请号: | 01262907.3 | 申请日: | 2001-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505356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8-14 |
发明(设计)人: | 钮维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3/00 | 分类号: | B61D3/00;B61D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3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陡坡 铁路运输 车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铁路运输车,特别是一种适用于铁路坡度大于35‰。
现在山区铁路坡度不超过35‰,为实现在深凹高差较大的山区进行铁路运输,一般采用降低铁路坡度而将铁道建成“之”字形的折返运输方式。这样就使铁道线路变长、运输效率下降,且为了折返线的铺设,土方剥岩量还要加大,过去曾有人想将铁路坡度变陡,可因受到牵引动力不足及下坡制动不安全等技术难题限制而未能实现。国外为推行陡坡铁路采用在每辆车辆中均装有牵引电机的牵引机的牵引机组作动力,在我国因设备换代更新投资太大而不适用。许多矿山无法实现陡坡铁路运输而被迫采用低效、高能耗、高故障的进口汽车运输和频繁折返的缓坡铁路运输,其经济效益很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既能摆脱使用国外牵引机组又能在陡坡铁路上高效、安全、可靠、节能进行运输的陡坡铁路运输列车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陡坡铁路运输列车组,其特点是:它包括双轨成对一上一下同时对开的上行列车组和下行列车组,上行列车组在上行铁轨11上,下行列车组在下行铁轨17上,它们分别包括电机车主机1、18,联挂铁道车辆2、19及电机车补机3、20、两补机上扣接有一根强力牵引钢丝绳4,强力牵引钢丝绳4的中部套装一组定滑轮7上,定滑轮组7固定在陡坡地段上方降坡平缓地段的钢桩霸王挡墙壁10上。
由于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双轨成对两组列车一上一下同时行驶,而且这两组列车之间通过强力牵引钢丝绳联接在一起,通过一组定滑轮将下山列车的下冲力经钢丝绳转变为对上山列车的上拖力,解决了其上山牵引力不足的困难,减少了爬坡所需的动能,同时改善了下山列车下冲过猛的不安全状况,从而可使许多必须陡坡施工的铁路不必绕道折返或过多开采土方剥岩,降低了工程总造价。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示意图。
图3是定滑轮组固定在钢桩霸王桩挡墙上的示意图。
图4是联挂车钩旁附加带象鼻锁保险钢丝绳示意图。
图5是联接保险钢丝绳套装在象鼻锁头上的位置示意图。
图中1.电机车主机 2.铁道车辆 3.电机车补机 4.强力牵引钢丝绳 5.辅助卷扬牵引钢丝绳 6.铁路道岔 7.一组定滑轮 8.定滑轮的钢桩 9.A型支撑架 10.钢桩霸王挡墙 11.上行铁道钢轨 12.35‰以下缓坡铁路段 13.坡度在35‰~75‰陡坡铁路段 14.旁置卷扬机15.一组顶轮 16.固定霸王墙的定位钢丝绳 17.下行铁道钢轨 18.电机车主机 19.铁道车辆 20.电机车补机 21.35‰以下缓坡铁路段22.象鼻锁头 23.二正二反两组钢绳卡子 24.联接保险钢丝绳 25.二正二反两组钢绳卡子 26.接在A车辆上的横式销轴 27.象鼻锁的落座(简称锁座) 28.将锁座固定在B车辆上的固定螺栓 29.带弹簧的自动下压手柄 30.联接销轴 31.顶轮的钢桩 32.钢桩霸王挡墙的钢桩 33.小A型支撑架
坡度在35‰-55‰的铁路地段不用国外牵引机组而采用原有的电机车牵挂车辆,同时增设电机车补机3、20的方案。
在深凹露天矿中55‰~68‰陡坡地段进行运输时,采用双轨双组同时行驶,位于上行轨11上的为上行列车,位于下行轨17上的为下行列车,这两组列车通过强力牵引钢丝绳4联接在一起,通过一组定滑轮7将下山列车的下冲势能通过钢丝绳转变为对上山列车的爬坡动能,克服了上山列车牵引力不足的困难。
在68‰~75‰的特陡坡段,还需增加旁置卷扬机14进行辅助牵引,以实行双钢丝绳4、5挂钩共同上拖的方案,即在上行列车的电机车补机3上还扣接有另一根强力辅助牵引钢丝绳5,该钢丝绳5的另一端联接在高处卷扬机房内的卷扬机14上。此刻上行列车上冲总动力F=F1+F2+F3,其中F1为上行列车自身两台150t电机车爬坡牵引力,F2为下行列车自身两台150t电机车带8辆自翻车下冲力通过定滑轮组7上的钢丝绳对上行列车形成上拖力,F3为借助于大卷扬机14的动力产生的上拖力。由于这三个力的合力,使上行列车能顺利地上冲驶过特陡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未经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629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行车夹持器
- 下一篇:空调室外机自动开闭通风窗保护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