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采血器刺针深度改进型调节头无效
申请号: | 01263172.8 | 申请日: | 2001-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496397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6-26 |
发明(设计)人: | 施国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施国平 |
主分类号: | A61B5/15 | 分类号: | A61B5/15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明渡 |
地址: | 21500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血 刺针 深度 改进型 调节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使用一次性采血针的可重复使用的采血器,具体涉及采血器头部的采血深度调节结构,通过该调节结构可以调整采血针剌入人体皮肤的深度,以适应不同年龄、各种类型皮层的需要。
背景技术
调节头是采血器的一种刺针深度调节结构,通过它不仅可以有效控制采血深度,而且能够针对不同采血对象,比如成人和儿童,进行灵活的采血深度调节,以达到最佳的采血效果。本申请人曾于2001年7月13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提交了一件名称为“采血器剌针深度调节头”,申请号为01244815.X,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该专利申请主要解决采血深度调节问题,为此,采用的技术构思是:在现有带出针孔A的笔盖头部再套设一个带出针孔B的可调外套,可调外套与笔盖之间通过一个螺旋结构和一个旋转定位结构连接,以此构成可间歇旋转定位的轴向移动结构。工作原理是:利用出针孔A来限制采血针的弹射距离,通过一个螺旋结构和一个旋转定位结构来调节出针孔B相对出针孔A的轴向位置,从而控制采血针针尖露出出针孔B的长度,即采血深度。为了便于实施,将可调外套拆分为一个调节套和一个衬套,出针孔B设在调节套顶端,调节套带动衬套与笔盖外缘转动连接,螺旋结构和旋转定位结构设在衬套与笔盖之间,这样可以使制造和装配工艺变得容易。但是这种内置式结构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1、由调节套与衬套依靠紧配合连接,在外力作用下调节套容易被拔掉;2、装配后调节准确性不高;3、调节头的整体性差,稳定性不好等。因此,如何改进内置式可调外套的缺陷便成了本专利进一步探讨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拼装式整体连接的采血深度调节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采血器剌针深度改进型调节头,包括顶端带出针孔A的笔盖以及顶端带另一出针孔B的可调外套,可调外套套设在笔盖头部,可调外套与笔盖之间通过一个螺旋结构和一个旋转定位结构连接,以此构成可间歇旋转定位的轴向移动结构,可调外套拆分成一个前端盖、一个后套环和两个半圆形包片,两个包片对接组成套形,前端盖盖在套形的一端,后套环套在另一端,以此拼成整体结构,出针孔B设在前端盖上,螺旋结构设在一个包片与笔盖对应侧面之间,旋转定位结构设在另一个包片与笔盖对应侧面之间。
上述技术方案适用于使用的一次性采血针的弹射型采血器,这种采血器由壳体、弹射构件、弹簧和卡锁结构组成。壳体构成一个弹射腔,弹射构件在弹射腔内与弹簧连成弹性滑动结构,采血针安置在弹射构件的采血针座上,使采血针在弹射腔内呈现自由、卡锁、射击三种工作状态。上述“笔盖”是壳体前部的一个构件。
上述技术方案中,为了使前端盖、后套环与两个包片能够较好地连接成整体。可以选择下列措施:
1、前端盖通过卡扣结构固定在两包片组成的套形一端。所述卡扣结构是一种固定结构,比如卡槽、卡环等。
2、为了使上述前端盖、后套环和两个半圆形包片拼装成的可调外套整体性更好,在装配后可以通过超声波焊接的方法连接成整体结构。
3、将以上两个措施同时使用。
上述技术方案中,后套环与包片的套接面之间可以设有周向定位结构,后套环的外缘上标有采血深度档位标记,这样可以使后套环上的标记定位更加准确无误。所述周向定位结构由凹凸结构形成,具体可以由凹槽和凸起配合构成,凹槽和凸起中一个设在包片的套接面上,另一个设在后套环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螺旋结构是一种相对转动的同时产生轴向移动的结构,具体包括以下两种方案:
1、螺旋结构由螺旋槽与凸块配合构成,螺旋槽和凸块两者中,一个设在可调外套的内缘上,另一个设在笔盖的外缘上。所述螺旋槽可以简化为一段斜向设置的槽结构,因为这样可以简化制造工艺。本方案中螺旋槽和凸块设置有两种组合,其一是螺旋槽设在可调外套的内缘上,而对应的凸块设在笔盖的外缘上;其二是螺旋槽设在笔盖的外缘上,而凸块设在可调外套的内缘上。
2、螺旋结构由内螺纹与外螺纹配合构成,内螺纹设在可调外套的内缘上,外螺纹设在笔盖的外缘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旋转定位结构是可调外套转动和轴向移动过程中的一种档位结构。具体包括以下两种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施国平,未经施国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631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热开水器全自动控水装置
- 下一篇:汽车撞击座椅移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