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体照相机的卡合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263435.2 | 申请日: | 2001-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505871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8-14 |
发明(设计)人: | 黄向岸 | 申请(专利权)人: | 坤联(厦门)照相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17/02 | 分类号: | G03B17/02;G03B17/2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361021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体 照相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相机,尤其是一种由主体和胶卷盒组成的分体式照相机,其主体与胶卷盒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一次性照相机大多为封闭式,在其使用后就被弃掉,或使用者拍摄量大,还需要再多购买照相机,花销大,为使用者不易接受。已有的一种分体式照相机由主体和胶卷盒组成,为可拆卸式,根据需要可单独更换胶卷盒,提高了相机使用率。主体与胶卷盒的连接方式如图1所示,主体在曝光室的上下边沿分别向内形成两凹槽,可使胶卷盒的导片部分的突沿插入其中,而且凹槽适当位置向里形成两凹眼,与凸粒配合,使导片部分嵌合在曝光室的后部,而不会左右移动。由于该卡合结构设有凸粒结构,易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体式照相机,其固定结构使胶卷盒与主体的连接更牢固,且不易损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分体式照相机的卡合装置,由主体和胶卷盒组成,所说的主体和胶卷盒采用凹凸结构嵌合连接,主体的上、下边缘至少设有一个凸台;胶卷盒的上端设有限位卡槽,主体相应位置的凸台上设有凸榫。
上述的胶卷盒上端设有凸榫,主体相应位置的凸台上设有限位卡槽。
上述的主体下边缘的凸台低于曝光室。
上述的主体的上边缘为三个凸台,呈台阶式。
采用上述结构,胶卷盒的边缘嵌合在主体的凸台上,而且凸台呈台阶式,内高外低,保证了主体与胶卷盒连接后,曝光室的密封和避光。凸台上设置的凸榫也使主体与胶卷盒的连接更牢固,避免了胶卷盒的左右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习用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胶卷盒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胶卷盒的后视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主体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3、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分体式照相机由主体1和胶卷盒2组成。胶卷盒2上设有输片室21、承片室22及连接两室的导片部分23,输片室21内装有未曝光胶片,承片室22内为已曝光胶片。
主体1中设一曝光室12,曝光室12上边缘设有三个凸台13,呈台阶式,最上面的凸台上设有凸榫131;胶卷盒上边缘24上也相应设有限位卡槽241,与凸榫131嵌合;曝光室12的下边缘设有一个凸台14,与胶卷盒下边缘25相嵌合。
曝光室12的两侧设有胶卷盒2的容腔15、16;容腔15、16分别对应于胶卷盒2的输片室21和承片室22。主体曝光室12上方设输片轮,与胶卷盒中的135胶片配合传动,主体1背部设装卡门17,卡门17设有限位卡槽171,对应的曝光室12后部的下部设有凸起18,以固定胶卷盒2。
如图5所示,连接时,先将主体卡门17抬起,胶卷盒2置入主体1内,主体上、下边缘的凸台13、14与胶卷盒的上、下边缘24、25相嵌合,其主体上的凸榫131固定在胶卷盒的限位卡槽241内,使胶卷盒不会产生左右移动;该限位结构,也可将凸榫设在胶卷盒上,而将限位卡槽设在主体的凸台上。主体上凸台呈台阶式,内高外低,使主体1与胶卷盒2之间配合的密闭性良好,达到避光目的。最后放下卡门17,将曝光室下的凸起18卡合在卡门的卡槽171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坤联(厦门)照相器材有限公司,未经坤联(厦门)照相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634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活页图书
- 下一篇:一种实木弯曲液压成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