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聚氨酯灌注轮无效
申请号: | 01263621.5 | 申请日: | 2001-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538570Y | 公开(公告)日: | 2003-03-05 |
发明(设计)人: | 林嘉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嘉彦 |
主分类号: | B60B5/02 | 分类号: | B60B5/0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章社杲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氨酯 灌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聚氨酯灌注轮,特别是指一种以聚氨酯(Polyurethane,PU)材料为主体而均匀分布有橡胶微粒的轮体。
技术背景
以一般滑板、直排轮、溜冰鞋及滑板车等具有轮体的运动休闲器材或脚踏车、机车、汽车交通工具而言,其轮体的主要材料可区分为二,其一为聚氨酯(PU)材料,另一则为橡胶材料。就使用聚氨酯材料来说,其是将一聚氨酯溶液灌注至一具有轮体形状的模穴的模具当中,待模穴内的聚氨酯材料凝固硬化后,打开模具即可得到所欲形状的轮体,而利用聚氨酯材料的特性,可使得所产制的轮体具有高弹性、耐磨耗且可透光的特性,但其缺点则在于抓地力稍嫌不足,在有水的场合时容易有打滑的现象产生,具有潜在之危险性存在;而就使用橡胶材料产制的轮体为说,其特性则恰与聚氨酯材料的特性相反,在抓地力上优于聚氨酯材料的轮体,但其耐磨性、弹性及外观的变化性上则无法与聚氨酯材料的轮体相比。因此,如何同时兼具有高弹性、耐磨耗化及良好抓地力特性,实为轮体一项可研究改良的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依据上述,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兼具有高弹性、耐磨耗化及良好抓地力特性的轮体。
因此,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聚氨酯灌注轮,其特征在于具有一个内含均匀分布橡胶微粒的圆形轮结构体,由于轮体内均匀分布有橡胶微粒,可因此兼具有聚氨酯材料与橡胶材料的特性。
有关本实用新型为达上述目的,特征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兹例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以下附图说明如下:
附图简单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聚氨酯灌注轮的一较佳实施例构造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表面设有胎纹构造示意图之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表面设有胎纹构造示意图之一。附图中的引用标号1轮体 11胎纹2橡胶微粒
优选实施例说明
请参考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之一较佳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其主要是使用一定量的聚氨酯溶液,另以一定量由天然橡胶或人造橡胶材料研磨打碎所形成粉状或颗粒状的微粒与该聚氨酯溶液加以混合,使得橡胶微粒均匀分布于聚氨酯溶液当中,再将混合有橡胶微粒的聚氨酯溶液灌注进入具有所欲轮体形状模穴的模具当中,待聚氨酯溶液凝固后打开模具即可产生如图的轮体1构造,而所形成的轮体1为聚氨酯材料,但是其内可均匀分布有橡胶微粒2,因此轮体1与地面接触时可具有聚氨酯材料的高弹性及耐磨耗的特性,并因为均匀分布有橡胶微粒2之故,可利用橡胶材料的特性而有效增加轮体1与地面的抓地性。
此外,如图2及图3所示,轮体1的表面亦可制作有凹陷状胎纹11的构造,可使得轮体1与地面的抓地性可更进一步强化,并可增加其滚动时排水性。
经由以上所揭露可知,本实用新型主要是由一定量的聚氨酯溶液与一定量的橡胶材料的微粒均匀混合后固化所形成的轮体,使得轮体内均匀分布有橡胶微粒;其优点在于:以聚氨酯为主体材料的轮体可得到高弹性、耐磨耗且可形成透明状的特性,另藉由均匀分布于轮体内的橡胶微粒可与聚氨酯的轮体共同接触地面,使得轮体可因橡胶微粒的特性而增加与地面的抓地力,而同时兼顾两种材料的优点。
综合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聚氨酯灌注轮』,确能藉由上述构造,达到预期的功效,且申请前未见于刊物亦未公开使用,符合新专利的新颖、进步及符合产业利用性等要件,爰依法申请专利的。而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简易修饰及等效变化设计,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嘉彦,未经林嘉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636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