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扶手升降结构无效
申请号: | 01264087.5 | 申请日: | 200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500179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7-17 |
发明(设计)人: | 王清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清章 |
主分类号: | A47C3/00 | 分类号: | A47C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环宇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皓晨,贺华廉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扶手 升降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扶手结构,特别是指一种具有调整扶手升降的结构。
背景技术
椅子的结构发展由原始的木制座椅,发展至今自动气压式的调整设计,确实给予人们许多便利及舒适,而在椅子扶手的设计上亦跟着具有调整高低的功能,犹如公告号为361168号台湾专利“扶手升降结构改良”,其主要是利用一调整座与一固定座产生调整功能的滑动,其中调整座与固定座之间容置有一顶掣块与固定座产生掣动,该顶掣块的侧边并受到一弹簧的抵顶,上方则受到一弹片的抵顶,并将一定位片盖合于顶掣块及弹片的上方,使顶掣块藉由一螺丝的锁固容置于调整座与固定座之间,并与固定座的滑槽中的卡掣槽产生弹性滑动定位,其更可藉由弹片角度的改变,定位住顶掣块及其上的螺丝于固定座上滑槽的两端缘,而达到调整座可自由滑动,不会受到螺丝的卡掣定位。
上述公知技术虽可达其预期的调整功能,但是在实施上却仍有许多缺陷,该结构的顶掣块与弹簧之间的装配困难,而且必须大量的在每一构件加工容置各个相对的构件并锁固,形成制造成本的浪费。而且构件过多,相对彼此之间较为零散,造成结构强度降低。再者,构件过多易产生故障,造成调整动作的不确实,为其结构上相当大的缺陷。
此外,该公知技术的结构运用及装配上皆过于复杂,尤以顶掣块与弹簧及弹片装配上较为不易,连带影响整体的装配能力偏低,由此可知结构中因为单一构件的设计不良,而影响了整体操作及实施上的效能,实有其改良的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扶手升降结构,尤其是一种结构简单、装配快速,又能确实调整扶手的扶手升降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扶手升降结构,包括:
一调整座,其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第一端可固设于座椅一侧,第二端具有一调整槽;一扶手,其具第一端及第二端,第二端可套设于调整座第二端上,该扶手表缘适处横向贯设至少一穿孔,该穿孔相对应于调整槽;一调整装置,其具有一杆部,该杆部可包括有凸部及凹部,俾使调整装置可在一固定位置及一未固定置动作,而往复地穿伸在该穿孔与调整槽之间;其中,调整装置在固定位置时,其凹部与调整槽结合,使该扶手相对调整座在轴向位置上滑移,而调整装置于未固定位置时,其凸部与调整槽结合,而限止扶手的升降动作。
所述扶手呈一T字形状,其第一端可依使用者需求装设有可供使用者手部置放的软质布套等,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设有一中空状的套置空间,可容扶手第二端套入,而扶手穿孔则与套置空间相连通。
所述调整座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可依使用者需求具有一变化的角度,该第二端两侧凹设有长弧状的凹陷部,凹陷部连通锯齿状的调整槽,该调整槽由数个凸部及凹部分设于调整槽的两侧。
所述穿孔两侧分别连通有较穿孔内径大的第一置放空间及第二置放空间,而调整装置包括有,一按钮具有一按扭头,按扭头延伸一杆部,该杆部周缘轴向具有一对称的平部,以及凸部及凹部,而杆部端缘具有一螺孔,该按钮可于杆部套设一弹性体而纳入第二置放空间,该杆部可穿伸于穿孔与调整槽间。
所述第一置放空间内缘壁面设有对称的凹口,一护盖,其周缘适处设有具弹性力的定位凸耳,可盖合于第一置放空间,并定位凸耳可卡合定位于凹口。
所述穿孔内缘具有平部,而杆部亦具有平部与穿孔平部配合,该按钮置入穿孔内时,无法相对第二置放空间旋转。
一螺丝穿伸一华司而由第一置放空间螺锁于按钮的螺孔,该华司封闭穿孔,且按钮无法脱出第二置放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及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扶手升降结构,当使用者欲调升扶手高度时,只需按压按钮的按钮头,使该按钮产生位移并压顶弹性件,使按钮的调整杆的凹部恰位于调整槽的凹部位置,并可直接向上拉升扶手,使扶手调整至所设需的高度位置后,即可放开按钮,使按钮受弹性件的弹力影响而复位,使按钮的调整杆的凸部恰位于调整槽的凹部位置,而形成卡制,故本实用新型操作相当简单具有相当的实用性。
(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扶手升降结构,其结构相当精简,节省许多构件及组装的成本,更方便其制造到装配的过程,相当具经济效益及产业利用性的实用新型,其不论在成本上或结构上皆有其进步性,克服了公知技术存在麻烦及不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未调整扶手的沿图1中A-A线的第一状态剖视图;
图3B为本实用新型未调整扶手的第二状态剖视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调整扶手的第一状态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清章,未经王清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640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晶显示器改良电路
- 下一篇:水龙头磁化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