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摇摆车的驱动轴结构无效
申请号: | 01264251.7 | 申请日: | 200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516370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0-16 |
发明(设计)人: | 顾洪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顾洪钧 |
主分类号: | B60B35/00 | 分类号: | B60B35/00;A63H17/38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吉利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大珠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摇摆 驱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类,特别涉及玩具摇摆车的驱动轴结构及采用复合材料形成,藉以减化生产工序以及便利各种需求的配合,达到简易生产,快速成形的目的。
技术背景
众所周知,玩具摇摆车的种类很多,其中如附图1所示,为一般常用的摇摆车,是由一车体1提供使用者入座,在车体的后方设有椭轮15,前端垂直活设有一驱动轴11,该驱动轴11对上垂直连接有操作的把手12,又驱动轴下端垂直连接一驱动座13,该驱动座13是以水平方式延伸,而在后端设有左右的驱动轮14,藉由把手12的摇动,经由驱动轴11传递,而使驱动座13产生弧形的摆动,利用其自由端所活枢的二侧驱动轮14,达到交互切动,使车体达到移进的目的;早期的驱动轴11是由一金属杆体所制成,如附图2所示,在杆体相对驱动轴11所设轴孔132的对接位置设有套接轴116,该套接轴下端再制成外螺纹115,再利用套接轴116穿过轴孔132后,由下方的垫片117垫入再由螺母118相对外螺纹115作锁拉接合,使驱动座13可相对杆111,达到一个垂直固接效果;又在驱动座13上方设有滚动轴承113模合于车体,杆体111的形成,必须先车制套接轴116,再进一步车制外螺纹115,因此加工非常繁杂,而且该杆体为一实心体,重量较重,也浪费材料;又该接轴116为一直轴状的圆杆体,相对驱动轴13之间,无法达到有效的固接效果,经常打滑;又如附图3所示,为杆体111的形成,在杆体111下端形成挑肩112,挑肩112上设有轴承113,而其下端形成有一斜锥轴114,该斜锥轴114是相对驱动座13所设的斜锥孔131而设,最后同由螺母等构件将之锁拉固接,藉由该斜锥轴114的斜锥表面与斜锥孔131两者之间的退拨结合,而达到更有效的结合强度,此种结构复杂,车制工序较繁杂,相对提高制造成本,浪费人力、物力等。
具体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一般常见摇摆车驱动轴形成方式所存在的工序繁杂,浪费材料、人力、物力等缺欠提供采用复合方式射制完成,使生产快速、而重量轻颖,外形可形成复杂方式对应,以射出的制作,一次完成驱动轴的外形构造,并且避免资源浪费;主要是由一基础杆体所形成,该基础杆体上、下两端,以滚制的方式,滚制出外螺纹,并在杆体身部设有多数个径向扣合槽肋,将形成有多数个径向扣合槽助的基础杆体,外围以模制的方式,射制包覆形成轴杆体,该包覆的方式是一般埋入式的射出形成加工方式,先将基础杆体置入塑胶射出模型的里部,再以模制方式射入该包覆轴杆体,而在轴杆体上、下两端直接形成有套接轴。
附图说明
图1为常见摇摆车的驱动主要元件示意图。
图2为常见摇摆车使用的驱动轴分解示意图。
图3为常见摇摆车使用的驱动轴另一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杆体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杆体的构合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杆体的另一构合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杆体的又一构合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的套接轴另一实施例。
1为车体、2为基础杆体、3为包覆轴杆体、11为驱动轴、12为把手、13为驱动座、14为驱动轮、15为椭轮、20为波形部、21、115为外螺纹、22为凹口、23为蝶翼、24为凸粒、25为径向扣合槽肋、31、116为套接轴、32为环肩、33、113为轴承、34为齿条、35为斜锥轴、111为杆体、112为挑肩、114为斜锥轴、117为垫片、118为螺母、131为斜锥孔、132为轴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顾洪钧,未经顾洪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642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