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沼气池内快速抓叉器容易排渣工具无效
申请号: | 01264628.8 | 申请日: | 2001-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538799Y | 公开(公告)日: | 2003-03-05 |
发明(设计)人: | 覃德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覃德敏 |
主分类号: | C02F11/04 | 分类号: | C02F1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6325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沼气池 快速 抓叉器 容易 工具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沼气池内快速抓叉器容易排渣工具。
平常沼气用户都认为沼气池内排渣难是实事的,因为沼气池是上口小,池内宽的形状,加上有两米以上深度,池内又有甲脘气体,人进池会发生中毒,只能在池外用粪叉器进行排渣,深到一米之后排渣更难。一次排清沼气池粪渣至少需要4个人工以上,由于这样排渣误工太多,排渣困难,造成引起有的农户几年不换新料,只靠补料,火力很弱小。特别在冬春季,用火特别多,沼气池内不换新料,产气很少,用火煮食,热水洗澡等是不行的。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沼气池内的排渣工具新装置,能促进人们勤换料少误工,使沼气正常产气,达到农户日常用火不烧柴草,方便煮食又卫生,而且转废为宝造福于人类。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如以下方式完成的:由抓指转轴、转轴圈、提钩指、助指钉、抓指、掌指、掌横筋、掌把洞、提钩把洞、提钩转轴、提钩转轴圈、提钩横筋、提钩筋、锣丝钉、竹把、固定绳等装置而成。能伸能屈,能扎能提,深部实用,粗渣好用,是沼气池排渣的好工具。将它伸直两把合拼用力扎进渣料中,一手压住掌把,另一手将提把分离提上,顺速放开掌把,两手互助用力把渣料提上排出,1分钟可提1-2次,每次10-30斤,一个沼气池的粪渣一人可在一天排渣完毕。本实用新型构造简单,使用方便,采用下面详细的实施例结构,成本低效益高。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是实用新型的基本视图。
下面结合视图的详细说明依据本实用新型具体装置的细节及工作情况。
参照视图:抓指转轴(1)长20-30厘米,钢筋大直径1.2-1.4厘米,装入转轴圈(2)有3个,圈内直径1.2-1.4厘米,宽1.0-1.2厘米,对各指能伸屈作用。提钩指(3)有2根,长20-30厘米,大直径1.2-1.4厘米,根与转轴(1)两头相连。前端打成扁尖型,厚0.5-1厘米,从尖部进入5-6厘米处各钻通0.6-0.8厘米的洞口,能装置提钩锣丝作用。助指钉(4)有2指,长5-6厘米,一头尖一头宽1.2-1.4厘米,厚0.5-0.7厘米,各钻通0.6-0.8厘米洞口,尖部与提钩指(3)尖部相连,是能帮助提钩指顺速扎进渣料作用。抓指(5)有2根,钢筋大直径1.2厘米,长20-30厘米,前端尖,根与转轴(1)相连,能跟转轴一起转动。掌指(6)有3根,钢筋大直径1.2厘米,长10-18厘米,其中指长10-12厘米,同时3根在此处与转轴圈(2)相连,能伸屈作用,两边掌指长15-18厘米,前端打成扁形,进入5-6厘米处向上打弯以便容易提钩屈指为准。根与掌横筋(7)相连,能扎进屈指作用。掌横筋长10-20厘米,在其中与掌把洞(8)相连。洞口内直径2.5-3厘米,长4-5厘米,边厚0.1-0.2厘米,能够装置竹把有力扎进渣料中作用。提钩把洞(9)长4-5厘米,内直径2.5-3厘米,边厚0.1-0.2厘米,与提钩转轴(10)长5-7厘米,大直径1.0-1.2厘米在中间相连,能装置提钩把作用,两头装入提钩转轴圈(11)有2个,内直径1.0-1.2厘米,宽1.0-1.2厘米,边厚0.1-0.2厘米,与提钩横筋(12)大直径1.0-1.2厘米,长10-20厘米的中部相连,能分离提钩活动作用,在提钩横筋两头共同向上弯成45度斜角,长5-6厘米处又共同向前扭弯成尺角成为提钩筋(13)长20-30厘米,两边前端打成侧扁形,厚0.5-1厘米,各钻通0.6-0.8厘米,与提钩指(3)的洞口相合装进锣丝钉(14)大直径0.6-0.8厘米,长3厘米,扭上锣冒,保持可以转动,能扎进与提钩作用,竹把(15)2条,根部大直径2.5-3厘米,长220-250厘米,各把分别与掌把洞(8),提钩把洞(9)装置相连,是能够伸入沼气池内深部扎钩渣料作用。在竹把中上部各钻通0.6-0.8厘米的洞口,便于装进竹把固定绳(16)长50-70厘米,固定两把之间距离15-20厘米,方便两把合拼伸入池内用力扎进渣料中,顺速分离提上,而且拉开装渣提上,两手只拿提钩把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覃德敏,未经覃德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646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装箱的纵向侧壁结构
- 下一篇:自生负压调节高速旋流粉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