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球飞机无效
申请号: | 01266362.X | 申请日: | 2001-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516457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0-16 |
发明(设计)人: | 于德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德荣 |
主分类号: | B64B1/20 | 分类号: | B64B1/20;B64B1/2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朱黎光,张占榜 |
地址: | 037600***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球 飞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飞行工具,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利用氢气球作为提升动力的旅游观光用飞机。
背景技术
现代在旅游景点中使用的游览工具基本上有吊车和游览车两种,其中吊车主要用于运输游客,以避免游客疲劳,但是这种吊车的速度较快,无法进行旅游观光。而游览车虽然既可用于代替步行,又可进行旅游观光,但是其只能在地面上进行,无法从高处观看景点的景色。
因此,目前在某些旅游场所中配备有一些用于高空观看的游览工具,比如:气球吊篮、直升飞机等。但是气球吊篮的控制较难撑握,导致在观看过程中不能进行随意控制,使游览者不够尽兴。而使用直升飞机,其昂贵的成本和庞大的能量耗费,使消费者承受不了,因此,如何能够把地面上的平面式旅游变为空中的立体式旅游,使游客既能在空中乘飞机一览全景,又能在较低费用下舒心享受是现代旅游业所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发明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中的气球飞机主要是为了解决现有旅游景点内无法在成本低廉状态下实现空中游览观光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中的气球飞机包括有一氢气球,该氢气球在其下方活动连接有一飞行控制装置,该飞行控制装置包括有一壳体、充放气系统、动力系统、转向系统和平衡系统,其中:
所述壳体的形状与现有飞机的外形相似,分为前、后壳体两部分,并在其前壳体两侧的机翼上各设有一螺旋浆,在后壳体的尾端设有一螺旋浆,同时,所述前壳体在其底部设有三个里三角形分布的支撑轮;
所述动力系统包括有一设在前壳体内侧前端的发动机,该发动机通过联轴器、分动器、驱动桥和传动轴与设在前壳体两侧机翼上的螺旋浆连接,同时,在所述后壳体的内侧也设有一发动机,该发动机通过联轴器与设在后壳体尾端的螺旋浆连接;
所述充放气系统包括有一设在所述前壳体内侧底部的集气瓶、压缩机、通气管道和控制开关,其中,集气瓶通过压缩机、通气管道和控制开关与所述氢气球连通,而压缩机又通过所述分动器与设在前壳体内侧的发动机相连;
所述转向系统包括有设在所述前壳体内部前端的方向盘,该方向盘通过转向机、传动轴与设在后壳体内侧的锥齿轮相连,同时,该转向机与设在前壳体前端下方的支撑轮连接;
所述平衡系统包括有设在前壳体内部的滑动轨道,并在该滑动轨道上设有活动座位,该活动座位通过传动杆与操纵杆相连接。
其中,所述飞行控制装置还可在其内部设有一制动系统,该制动系统包括有一制动杆,该制动杆通过制动拉索与设在所述前壳体两侧机翼螺旋浆内的制动鼓相连。
其中,所述氢气球可在其下方设有多根网绳,该网绳集中固定在一网绳盘内,而该网绳盘在其下方固定设置有一定滑轮,该定滑轮与所述钢丝绳滑动连接。利用该定滑轮使得整个飞行控制装置在飞行时能够随时调整定滑轮前后两钢丝绳的张力大小和长度,以保持所述飞行控制装置的平衡。
另外,所述联轴器为万向联轴器。
另外,还可在所述三个支撑轮上设有一减震器,从而可以降低整个飞行装置在降落下的震动。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中的气球飞机时,首先将集气瓶内的氢气充入到氢气球内,再发动前壳体内侧的发动机,带动两侧机翼上的螺旋浆转动,加上氢气球的作用,使气球飞机往上升起。随后启动后壳体内侧的发动机,带动后壳体端部的螺旋浆转动,在该螺旋浆的推力作用下,气球飞机往前运动。本实用新型中的气球飞机在飞行过程中不仅可以改变飞行方向,而且可以根据景点内的景物作升、降动作,达到高空旅游观光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气球飞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飞行控制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飞行控制装置内动力系统和制动系统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气球飞机由氢气球1和飞行控制装置2构成主体,在氢气球1和飞行控制装置2之间通过网绳3、网绳盘4、定滑轮5和钢丝绳6连接。从氢气球1下方延伸出来的网绳3集中固定在网绳盘4内,再在该网绳盘4的下方固定设置有一定滑轮5,而钢丝绳6穿过定滑轮5后与飞行控制装置2前后两端的吊环7相固连。
如图2所示,飞行控制装置2包括有一外形与现有飞机相似的壳体,该壳体分成前、后两壳体218、217,其中前壳体218在其内部设有一支架219,利用该支架219与后壳体217相枢接。并在该壳体内部设有能够对氢气球1进行充放氢气的充放气系统、动力系统、转向系统、平衡系统和制动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德荣,未经于德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6636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野战直升机变距拉杆调整器
- 下一篇:组合式多用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