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滑板轮体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266879.6 | 申请日: | 2001-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503945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8-07 |
发明(设计)人: | 林中原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中原 |
主分类号: | A63C17/02 | 分类号: | A63C1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任永武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滑板轮体转弯装置。
背景技术
滑板是一种轻巧、价廉的运动用品,其型态是如图5所示,顶部设有一板体50,于板体50底部前后两端分别组装一轮体装置60,操作者可以踩踏于板体50顶面,利用轮体装置60产生滑行。技巧熟练的操作者在滑行时可以变换滑行的方向,在平地作弧形转弯或者间隔放置三角锥,操作者即在各三角锥之间作连续的S形绕行,更具挑战性的,则可以在两座弧形高台之间往返滑行。
而在使用现有滑板时发现,其转弯时不太容易操控,转弯弧度必需很大,如此一来在作连续S形的绕行时往往无法实时转弯而失败。
归纳现有的滑板不易转弯的原因是因为其轮体装置的设计不当所致,请复参阅图5所示,其轮体装置60包括一固定于板体50底面的固定座61,于固定座61底部组装一轮座62,轮座62的两端分别组装一轮体63,其中,轮座62与固定座61之间的组装方式是由固定座61邻近板体50中段所述侧底面往下突伸一螺栓64,而轮座62顶部则分别设一穿置部65以及一顶抵部66,所述突伸于固定座61底部的螺栓64先穿置一弹性体67、再依序穿过轮座62的穿置部65、一弹性体67,螺栓64末端再以一螺帽68螺固,而轮座62的顶抵部66则斜向插于61底部的另一端,顶抵部66的端缘呈半球状,利用顶抵部66形成一支撑点。
当操作者欲转弯时是如图6所示那样踩踏于板体50的其中一侧而压缩弹性体67,并使得相应于受压的板体50所述侧下方的轮体63受力较多,而往所述侧转弯。
但是,此种仅通过弹性体的压缩程度行使转弯的功能,其可以转弯的曲率半径太大而且不方便作较小半径的转向,尤其在作连续S形转弯时更显得不方便操控,必需要技巧极佳的人才能使滑板前端腾空再转向,初学者则无法作到。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失,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操控并且可以作较小半径转弯的滑板轮体装置。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滑板轮体装置,它组装于滑板的板体前后两端上,并设有一固定于板体底面的固定座以及一组装有两轮体的轮座,其特点是:固定座邻近板体中段所述侧底面向下突伸一套柱,而邻近板体自由端所述侧底面向下突伸有一挡柱,而固定座及轮座之间组装有一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设有供固定座的套柱及挡柱穿置的穿孔、插槽,所述插槽是以穿孔的中心为圆心的弧形槽,所述穿孔朝向套柱所述侧凹设有一内径大于穿孔的容置槽,并且于插槽两侧的周壁上分别螺设一顶抵螺栓,另设一套设于固定座套柱上并且位于支撑座的容置槽内的扭力弹簧,扭力弹簧的两自由端分别插置于固定座及容置槽底,而所述的固定座套柱突出于支撑座底面所述端以结合件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支撑座上的顶抵螺栓与挡柱之间可以调整成保持一段距离,使固定座的挡柱与支撑座连同轮座之间具有一可以偏转的角度,故当操作滑板而欲使滑板转弯时,即可以使滑板的板体连同固定座上的挡柱偏转一角度,并促使轮体偏转,而由于轮体可以灵活地作较大角度的偏转,即可以作连续S形偏转,以及作较小半径的弧形转弯。
为更清楚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点和优点,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部份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外观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转弯时的俯视剖面动作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加装把手的平面实施示意图;
图5为现有滑板的侧视部份剖面示意图;
图6为现有滑板转弯时的前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中原,未经林中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668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方型锂离子二次电池的上盖组
- 下一篇:一种聚焦超声波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