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折伞手开安全扣无效
申请号: | 01267745.0 | 申请日: | 2001-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504938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8-14 |
发明(设计)人: | 柯金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柯金松 |
主分类号: | A45B25/00 | 分类号: | A45B25/00;A45B25/14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吉利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炳仁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伞手开 安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伞具,特别涉及一种折伞手开安全扣。
背景技术
常见的一种手开式折伞结构如图1所示,主要在上巢1的下部设有一弹性钩11,其尾端向外倾斜,而钩部12朝向外部,另于活动巢2的一侧设有卡合槽,提供在开伞时,利用弹性钩11的钩部12嵌合于卡合槽,以获得开伞固定的效果。其通常是配合上大下小的管体所组成的中棒3,而其弹性钩11因配合伞骨架4,必须设成较长,因此在使用上,容易断裂,造成伞具的无法再使用。另外,当要收伞时,使用者需用手指直接压按钩部12,才能使活动巢2脱离卡制,以下移收伞,在操作时,也易产生夹伤手指的缺点,故不合实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伞手开安全扣,以解决现有同类伞具伞骨架易断裂,以及操作时易夹伤使用者手指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在伞具的上巢下部设有一向下的弹性扣,其尾端设有内扣,另于活动巢的一侧设有一弹性卡制部,而卡制部的下部另设有一凸出部,藉由弹性扣的内扣可与弹性卡制部相嵌合,使伞具定位于开伞状态,而在按压凸出部时,可使卡制部与弹性扣分离,以安全地收伞。
附图说明
图1为常见手开式的折伞结构平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部分剖视平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开伞平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收伞动作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使用于上小下大的中棒3组合的折伞结构,主要是在上巢1的下部设有一弹性扣13,于其末端设有一内扣14,另于活动巢2的一侧设置一弹性卡制部21,并在卡制部21的下部设有一凸出部22。在开伞时,当弹性扣13的内扣14嵌合于弹性卡制部21时,即可获得开伞定位的效果。在此结构下,由于是以外扣方式组合,故可缩短弹性扣13的长度,避免其损坏,增加强度。
请参阅图5所示,当欲收伞时,使用者可利用按压凸出部22,使卡制部21向内移,即可脱离弹性扣13,安全而简易地下移活动巢2,达到收伞的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柯金松,未经柯金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677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供SMD使用的铁芯线圈结构
- 下一篇:高楼快速逃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