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工光收发模组无效
申请号: | 01268208.X | 申请日: | 2001-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507191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8-21 |
发明(设计)人: | 洪祯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洪祯宏 |
主分类号: | H04B10/12 | 分类号: | H04B10/12;H04B10/02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郑永康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工 收发 模组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通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生产成本低、安装容易、及高耦合效率等优点的双工光收发模组。
二、背景技术
在目前光纤通讯系统中,一般是应用激光二极管作为光源元件,该激光二极管经封装架构后而成为激光二极管元件,请参阅图1所示,该激光二极管元件是设置在金属固定座2的内部,并利用焊接方式加以固定。完成上述封装架构即形成一光发射模组1,若将上述的激光二极管元件置换成检光元件即形成一光接收模组7。由于金属固定座2的内部设置有一光学透镜,该光学透镜的上下表面蒸镀有不同穿透率的介质,以使激光二极管所发出的光线耦合至光纤中,而接收的光线则借由光学透镜全反射至检光元件中。
金属固定座2的一端是借由一条光纤传输线3连通至另端相对应的原光纤接头4,该光纤接头4再连接至试配器5,该试配器5的另端可供通讯设备的光纤接头6连接而形成通路。
由于习用的双工光收发模组需经过多段的接续工程才能将激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聚焦到光纤的光芯上,也就是说,上述的多段接续工程会造成激光二极管与光纤间的耦合距离过长及光能量的损失,造成实际使用上的不便及成本的增加,并造成特性上的损失。
再者,金属固定座2所连接的光纤接头5为单一规格,所以必须制作各种规格的光纤接头供业者使用,如一般型有:SC型、ST型、FC型;迷你型有:LC型、MU型,其造成使用不便、库存的困扰、及成本的增加。
三、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为了克服习用技术中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工收发模组,其中金属固定座可依实际上的需要而直接连结一光纤适配器,以供标准光纤接头连结,使其具有生产成本低、安装容易、及高耦合效率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双工光收发模组,包括一本体,该本体上固定有一光接收模组及一光发射模组,该光接收模组与光发射模组为相邻的角向设置,本体内部位于光接收模组光及发射模组的聚焦位置上设置有一光学透镜,该本体内部套入一陶瓷棒,该陶瓷棒的内部同轴配置一光纤,以使激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耦合至光纤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端面设有一固定座,该固定座可与各种规格光纤适配器连结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双工光收发模组,其中固定座上设有钻孔,供铆钉穿入而与光纤适配器连结固定。
本实用新型具有生产成本低、安装容易、及高耦合效率等优点。
四、附图说明
图1是习用双工收发模组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双工光收发模组的组合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3-3剖线的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双工光收发模组连结SC型光纤适配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双工光收发模组连结FC型光纤适配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双工光收发模组连结ST型光纤适配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7-7剖线的剖面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双工光收发模组连结LC型光纤适配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双工光收发模组连结MU型光纤适配器的立体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双工光收发模组10包括有一本体20,本体20上固定有一光接收模组21及一光发射模组211,光接收模组21与光发射模组211为相邻的角向设置。本体20的内部形成有一通道22通往光接收模组21及光发射模组211。在通道22内位于光接收模组21与光发射模组211的聚焦位置上设置有一光学透镜23,该光学透镜23的上下表面蒸镀有不同穿透率的介质,以使激光二极管24发出的光线耦合至光纤中,而接收的光线则借由光学透镜24全反射至检光元件25中。
通道22的末端套入一陶瓷棒26,陶瓷棒26的内部同轴地配置有一光纤27,以使激光二极管24发出的光线耦合至光纤27中。
本体20的端面形成有一固定座28,固定座28上具有钻孔29以与光纤适配器连接固定。请参阅图4所示,为SC型光纤适配器30固定在本实用新型双工光收发模组10的立体示意图,该光纤适配器30可直接供通讯设备的光纤接头连接,如此,即可降低光能量的损失,并可免除习用技术在中段所增加试配器5(跳接线)的设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洪祯宏,未经洪祯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6820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充填式端子自动输出的压接钳
- 下一篇:电动拔线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