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表面粘着微型弹片无效
申请号: | 01268282.9 | 申请日: | 2001-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514508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0-02 |
发明(设计)人: | 陈惟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惟诚 |
主分类号: | H01R4/04 | 分类号: | H01R4/04;H01R4/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曹广生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表面 粘着 微型 弹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表面粘着微型弹片,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表面粘着技术连接在一电路基板而作为弹性接触使用、并具有制作成型容易、不易因焊锡沾粘而影响弹性、且具有保护弹性机构作用的微型弹片。
背景技术
由于电子产品制作技术日新月异,且因产品可携性的市场趋势下,各种随身的消费性电子产品莫不以造型轻薄短小为诉求,不但是使得各种元件日渐微小化,且其与电路基板的连接也有愈来愈多采用表面粘着技术(SMT)来加以制作,其中可应用在电池电性连接、天线电性连接、防电磁干扰接地、甚至导热作用上的微型弹片即相当广泛地应用在各式电子产品内。
如图1及图2所示,是一般的微型弹片构造。该弹片1乃自一矩形金属薄板上冲压制成,借由金属薄板中央部份以三边冲缝而只留一连接边101的方式,使金属薄板可区分为一框体10及一借连接边101与框体10相连接的弹性臂11,而弹性臂11更由连接边101处向上弯折,而与框体10所在平面呈一角度呈斜向延伸的状态,使得框体10中央构成一矩形穿孔100,由图2的侧视图来看,弹性臂11概弯折呈一弧形、其一端以连接边101与框体10相连、另一端则为一自由端110,而弹性臂11近自由端110的地方则形成较为平缓的弧面,令框体10可沾粘焊锡而利用表面粘着的方式粘固焊接在一电路基板上,而弹性臂11的自由端110则可弹性地接触在,如电池接点、天线、或如行动电话的壳体等等外部构件上。然而,依据上述的弹片1构造,在实际应用上具有以下其难以克服的缺点:
一、表面粘着不易控制、影响弹片的弹性:就结构上而言,因弹性臂11是借连接边101而与框体10连接,因此弹性臂11与框体10间的缝隙在愈接近连接边101的地方则愈小,所以当框体10沾粘液态焊锡而粘着在电路基板时,弹性臂11与框体10在接近连接边101的细小缝隙时,容易因液态焊锡的附着力而产生毛细现象,造成此处易为液态焊锡所占满,即一般所称「吃锡」现象,如此一来,待焊锡硬化后将使得弹性臂11与框体10在连接边101的交界处被固定,造成弹性臂11弹性接触时不易变形,使得其所可能承受的接触力大小范围因而缩小,一旦接触力量过大,将可能造成弹性臂11产生永久变形、甚至断裂现象产生,使用寿命将因此缩短。
二、成型不易:由于此种微型弹片1的金属薄片尺寸长宽只为5mm×2.6mm,是一相当微小的构件,而在此一微小面积的金属薄片上冲出弹性臂11后,框体10上最宽的宽度只剩0.5mm,可想而知,冲压制程的精度控制相当具有难度,稍一不慎即造成框体10的变形或破坏,制作成本相对高出许多。
三、进一步小型化有困难:由于上述微型弹片1的制程上已具有极高的难度,更何况在尺寸进一步缩小后还要能保有原来的应用特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表面粘着微型弹片,具有体积较微小、制作较为简易、可预防表面粘着时的吃锡现象发生、并具有保护弹性机构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表面粘着微型弹片,包含有一粘着部、一连接在该粘着部的反折部、一连接在该反折部的弹性臂部、一连接在该弹性臂部的抵接部,以及二连接在该粘着部的挡墙部,该粘着部具有焊接在一电路基板上的一第一面、相反于该第一面的一第二面,该反折部是由该粘着部长度延伸方向的一端延伸、并弯折至该粘着部的第二面处,该弹性臂部则是连接在该反折部一端、且与该粘着部呈一角度、远离该粘着部的第二面方向斜向延伸,而该抵接部是连接在该弹性臂部一端,又该二挡墙部是分别连接在该粘着部相对两侧缘、并与该粘着部的第二面呈一角度、还向远离该第二面方向延伸,该弹性臂部及抵接部位在该二挡墙部中间。
本实用新型在于还提供一种表面粘着微型弹片,该抵接部的一端设有一支撑部,该支撑部自该抵接部呈一角度、还向该粘着部延伸、并弹性地接触该粘着部的第二面。
本实用新型具有体积较微小、制作较为简易、可预防表面粘着时的吃锡现象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一般的微型弹片的外观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该微型弹片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表面粘着微型弹片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另一方向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惟诚,未经陈惟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682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