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多环板少齿差变速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268412.0 | 申请日: | 2001-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519053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0-30 |
发明(设计)人: | 陈法礼;孙景友;刘晋书;陈简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简 |
主分类号: | F16H1/22 | 分类号: | F16H1/22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泰昌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姚德昌 |
地址: | 271000 山东省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多环板少齿差 变速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在机械设备上使用的新型多环板少齿差变速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石油机械、矿山机械等机械设备的大变速比的一种新型的多环板少齿差式变速装置。
二、背景技术
机械变速装置种类很多,如常用的变速箱、行星齿轮变速装置,少齿差变速装置等。为满足大变速比的需要,目前在少齿差变速装置的基础上,出现了多环板少齿差变速装置,如以三环板为基本型的三环式减速(或增速)传动装置(申请号:85106692)。由于该装置结构紧凑,变速比大,制造简易,在传动过程中可实现自锁,承载能力强,使用寿命长等特点,正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多环扳少齿差变速装置主要由高速轴、带齿或销的传动环板、低速轴等组成,其中高速轴最少为双轴,传动环板最少为三片(一片、二片也可以,但受力不如三片及三片以上好)。高速轴上设有偏心凸台,偏心凸台数与传动环板数相同,每个偏心凸台对应着装一个传动环板。传动环板的二端设有轴孔,传动环板通过其轴孔装在相对应的高速轴的偏心凸台上。传动环板的中部设有内齿圈,传动环板通过其内齿圈与低速轴的齿轮啮合。低速轴在与传动环板啮合处设有齿轮,齿轮的齿数比传动环板内齿圈的齿数至少少一个,形成少齿差变速传动。当高速轴高速转动时,通过其偏心凸台带动传动环板呈偏心摆动,传动环板通过其内齿圈带动低速轴低速转动,完成大变速比的变速传动。但由于其结构设计上存在着缺陷,其传动变速比只能是传动板数的倍数,如三环板的一齿差的多环板少齿差变速装置,其变速比只能是……90、93、96、99……;而对于变速比为……91、92、94、95……,因轮齿重迭而不能实现;如五环板一齿差的多环板少齿差变速装置的变速比只能是……85、90、95、100……。因而限制了多环板少齿差变速装置的使用。
三、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不仅具有结构紧凑、变速比大、制造简易,在传动过程中可实现自锁,承载能力强,使用寿命长等特点,而且实现变速比密集度达到1的任何变速比的新型多环板少齿差速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在原三环式减速(或增速)传动装置的基础上,进行了结构上的改进设计。即由高速轴、传动环板、低速轴等组成。高速轴最少为二个,传动环板最少为三个。高速轴上设有偏心凸台,每个高速轴上的偏心凸台数与传动环板数相同。传动环板的二端设有轴孔,传动环板通过其轴孔安装在高速轴的偏心凸台上。传动环板的中部设有内齿圈,低速轴上设有齿轮,齿轮的齿数比传动环板的内齿圈的齿数最少少一个,传动环板通过其内齿圈与低速轴的齿轮啮合,形成少齿差变速传动。本实用新型在每对传动环板内齿圈与低速轴齿轮的啮合处设置一个“0”位齿,每个“0”位齿依次向一个方向均匀分布在圆周位置处。如传动环板数为3,三个传动环板的“0”位齿按逆时针方向依次处于0°、120°、240°位置处。略有一点偏差也可以,但其正好构成一个园周,如:0°、118°、242°处,这样,在转动时,受力情况和震动都不如平均数为好。又如传动环板数为5时,五个“0”位齿按逆时针依次均匀分布在0°、72°、144°、216°、288°位置处。当然略有一点偏差也可以。这样无论选择变速比是多少,在传动时都不会现迭齿而不能实现的现象。“0”位齿可以设置在低速轴的齿轮上,也可以设置在传动环板的内齿圈上,二者必具其一。如果“0”位齿设置在低速轴的齿轮上,齿轮由数量与传动环板数相同的齿圈组成,每个齿圈上设置一个“0”位齿,每个“0”位齿依次向一个方向均匀的分布在园周上。这样低速轴在制造时,齿轮可分体制造、组装而成,便于低速轴的生产。如果“0”位齿设置在传动环板的内齿圈上,每个内齿圈上设置一个“0”位齿。
由于本实用新型在原多环板少齿差变速装置的基础上,设置了“0”位齿,各“0”位齿依次均匀的分布在园周上,在传动时就可避免了轮齿的迭齿而不能实现的现象,其传动变速比便可任意选择,使变速比密集度达到1,且高速轴、低速轴的受力状况得到改善,不易发生弯曲变形。降低了震动。并保持了原多环板少齿差变速装置的优点。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2为图1的D-D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低速轴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
图5为图3的B-B剖视图;
图6为图3的C-C剖视图;
图7为五环板的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8为图7的E-E剖视图;
图9为图7的F-F剖视图;
图10为图7的G-G剖视图;
图11为图7H-H剖视图;
图12为图7L-L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简,未经陈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684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