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摩托车动力驱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269731.1 | 申请日: | 200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530832Y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学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嘉陵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集团) |
主分类号: | B60K7/00 | 分类号: | B60K7/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恒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小红 |
地址: | 40003***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动力 驱动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的摩托车动力驱动装置。
(二)背景技术
目前的三轮和四轮摩托车一般是采用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的布置结构,中间采用链条或轴传动,其缺点是结构复杂,动力传输线路长,传输效率低,故障率高。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把发动机与驱动轮布置在一起,实现三轮和四轮摩托车前置前驱或后置后驱,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缺点。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即一种摩托车动力驱动装置,其特征是:发动机与倒档差速器固定安装在一起,其中:倒档差速器由主动齿轮、从动齿轮、行星齿轮组、太阳齿、差速机构和倒档拨叉套组成,行星齿轮组由三个行星齿轮组成,由行星齿轮保持架固定并一起运转;倒档拨叉套带动行星齿轮架分别与从动齿或倒档差速器箱体结合,太阳齿轮与从动齿轮或行星齿轮啮合;差速机构固定在太阳齿上,动力从太阳齿轮经差速机构分配到左右半轴及驱动轮上,实现动力的直接传动。
(四)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附图: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三轮摩托车后置后驱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四轮摩托车后置后驱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四轮摩托车前置前驱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倒档差速器的结构原理俯视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倒档差速器的结构原理侧视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三轮摩托车的后置后驱布置结构,其中1为摩托车发动机,2为摩托车倒档差速器,3、4为左右半轴,5、6为左右驱动轮。从图上可见发动机1与摩托车倒档差速器2直接相连,摩托车倒档差速器2又通过左右半轴3、4与左右驱动轮5、6相连,发动机1的动力通过摩托车倒档差速器2,便直接传动到驱动轮。
图2为四轮摩托车后置后驱布置结构,其传动结构与方式与上面介绍的相同。
图3为四轮摩托车前置前驱布置结构,其传动结构与方式与上面介绍的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其驱动的是前轮。
参见附图4、5倒档差速器由主动齿轮7、从动齿轮8、行星齿轮组9、太阳齿10、差速机构11和倒档拨叉套12组成,行星齿轮组由三个行星齿轮组成,由行星齿轮保持架13固定并一起运转;倒档拨叉套带动行星齿轮架分别与从动齿或倒档差速器箱体结合,太阳齿轮与从动齿轮或行星齿轮啮合;差速机构固定在太阳齿上,动力从太阳齿轮经差速机构分配到左右半轴3、4及驱动轮5、6上,实现动力的直接传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一般情况下,行星齿轮保持架13与从动齿轮8被倒档拨叉套12联接在一起,使齿轮8、9、10只能同步同向运转。当摩托车前进时,动力由发动机1传到主动齿轮7,再传到从动齿8。由于齿轮8比齿轮7大得多,可实现主减速功能。齿轮8通过齿轮组9带动齿轮10运转,由于差速机构是固定在太阳齿10上的,所以动力便从齿轮经差速器分配到左右半轴4和4,从而驱动摩托车。
当向外拨动拨套12,使行星齿轮架13与从动齿轮8脱开,并与固定在箱体上的齿套联接,使行星齿轮架不能转动。由于行星齿轮架被固定,使得行星齿轮组的每个齿轮只能自转,不能公转。主动齿轮7顺时针旋转,从动齿轮8逆时针旋转,行星齿轮被齿轮架13固定,在齿轮8的带动下只能逆时针自转,从而带动太阳齿轮10顺时针旋转,从而实现与前进方向相反的转动,达到倒档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嘉陵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集团),未经中国嘉陵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集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697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82位键值的电子软式飞镖盘
- 下一篇:布料缩水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