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圆形线簧孔电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01270083.5 | 申请日: | 2001-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503640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7-31 |
发明(设计)人: | 孙晓军;王旭东;王贯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航空电器厂 |
主分类号: | H01R24/02 | 分类号: | H01R24/02;H01R13/629;H01R13/213 |
代理公司: | 航空航天工业部航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建英 |
地址: | 471003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形 线簧孔电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电气设备和测试设备信号传输的小圆形线簧孔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电连接器的误插会造成电器设备的烧毁,目前,广泛用于电器设备上的圆形线簧孔电连接器,由于连接器的接触偶与其壳体的端面几乎平齐,所以当插拔插头或插座时,一但插头或插座倾斜,或外壳碰到插针,便会引起事故的发生,又由于线簧孔的外径Φ=1.8mm,孔壁为0.2mm。此尺寸结构的线簧孔限制了电连接器的接触偶的密度,其接触偶的直径和接触偶与接触偶之间距离较大,使得电连接器的外型尺寸较大,体积较笨重。
发明内容:为了避免插拔电连接器时外壳碰撞插针,提高电连接器的防水、防斜插、防误插性能,减小电连接器的外形尺寸,本实用新型由插头和插座两部分组成,插座的端面上设有由一个主键(槽)和四个辅键(槽)组成的五个导向键,插孔为线簧插孔,线簧孔的外径尺寸Φ=1.7mm,壁厚缩小为0.15mm,接触偶与接触偶之间的间距为2.4~2.6mm,接触偶的数量为7~129个,插针的头部凹入壳体端面6~9mm,插座壳体的前部外缘嵌有三个卡钉,插头的连接螺帽的内缘上有三条曲线槽,插头和插座的尾端装有封线体,插座头部装有密封圈,插头头部装有界面封严体。由于线簧孔的外径尺寸和壁厚的缩小及接触偶间的间距减小,使得连接器的体积大大减少,接触偶凹入壳体使插针不易被碰撞,并实现防斜插,插头与插座的插接采用了五键位导向多角度变化插合,它可以在90°~270°之间变化,使电连接器在插、拔的时候操作简单,插接准确,防止误插,三曲线槽卡口使插头、插座连接分离快速,插头和插座尾部装有封线体,插座头部装有密封圈,插头头部装有界面封严体,使得连接器在潮湿、淋雨的条件下仍能正常的工作。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插头与插座连接的半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端面键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插针凹入壳体端面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插座体1的接触偶9采用单叶回转双曲面线簧插孔,插座体1的外缘有三个卡钉4,与之相对应的是插头体2连接螺帽3内壁上的三条曲线,当插头2与插座1对接时,三个卡钉卡入三条曲线内,使其连接快速,插座体1中置有多个接触偶9,每个接触偶与接触偶之间的间距为2.4~2.6mm,呈平面直角坐标排列,按不同外形直径的连接器,接触偶的数量从7~129个不等;同样,插头体2中也置有多个接触偶11,每个接触偶与接触偶之间的间距也是2.4~2.6mm,呈平面直角坐标排列,按不同外形直径的连接器接触偶的数量从7~129个不等;插座体1的接触偶9与插座体1的端面平齐,插头体2的接触偶10则凹入内芯12端面6~9mm,这就使得插针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被碰到,既防止了插针的损坏,又避免了事故的发生。在插头(座)的端面还设置了五个键(槽):一个主键(槽)7,四个辅键(槽)8、9、10、11,主键(槽)7与辅键(槽)8、9、10、11之间的角度可有五种键位角度排列,由90°~270°变化,以防止外形相同的电连接器之间的误插,插座1上的挤压胶圈10和插头1上的界面封严体5,在插头2与插座1连接时,接合端面挤压胶圈10和界面封存严体5以实现连接器的密封,插座1与插头2的尾部装有封存线体6把插针11、插孔9与相应的壳体紧密压合,实现连接器尾部的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航空电器厂,未经洛阳航空电器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700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阀控铅酸蓄电池用长寿环保型安全阀
- 下一篇:防滑煞车系统液压调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