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行动电话固定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270140.8 | 申请日: | 2001-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511061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9-11 |
发明(设计)人: | 马希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希光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汤保平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动 电话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按行动电话的为吾人使用,确实为吾人带来莫大的便捷,尤其是其可随身携带的机动性,以便使用者可随时掌握讯息,因此,工商业界乃至于社会大众,人手一机,究其原因,实其来有自。
背景技术
而行动电话除已发展出供使用者携带的扣钩式袋体外,对于使用时的固定,目前的方式是以较为昂贵的装置,如车内设置撑架及具扣合作用的固定座,因此,除购置成本较高外,组装亦颇为不便,此乃美中不足之处,尤其是目前各主要工业先进国家,均实施开车中不得手持行动电话的规定,是以,行动电话使用时的固定,即成为重要的课题。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行动电话固定装置,其具有购置成本低和组装容易的优点,本实用新型同时具有使用方便和安全可靠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一种行动电话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板体,其具一可与外部被连接物连接的连结元件;一圈围,是为带状物并连结于板体以形成供固定行动电话束紧空间。
其中的板体的连结元件是为背部具自黏胶。
其中的板体的连结元件是为孔洞供螺丝穿越。
其中的圈围是为两黏扣带分别一端固定于板体,另端则叠合互扣以形成。
其中的圈围是由一弹性带两端固定于板体而成。
附图说明
为进一步揭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内容,首先请参阅图示,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定行动电话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拖的于帽体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使用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基本上,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是由一板体1,及一圈围2所组成。
其中,板体1是为薄板,其形状以对应于行动电话为宜,并可为承载的载体,为使其可与被连结物连结,故其具连结元件11,该连结元件11可为如背部上胶,或板体上具孔洞供螺合。
圈围2是为带状物,且至少一只,唯亦可为两只或以上,而其可为弹性材料制成的带状,两端固定连结于前述板体1,以形成预成型的圈围,唯亦可如图1所示的经由带状的黏扣带,其各一端固定于板体1,而中央部份可为叠合互扣,并于放置行动电话后始形成圈围。
请再参阅附图,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板体1具连结元件11,故其可连结于如安全帽的近耳朵处内壁(如图3、图4所示),或其他接近使用者脸颊部位,形成可使用状态,如此,使用者即可为收发话。
所以,经由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其可使行动电话为较佳的固定,且其设置成本低廉,使用简单,均为已知的行动电话固定装置所无法企及的。
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内容,乃较佳实施例的一种,举凡局部的变更或修饰而源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而为熟习该项技艺的人所易于推知者,俱不脱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权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希光,未经马希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701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