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械式钢质管道内壁抛丸除锈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270922.0 | 申请日: | 2001-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537485Y | 公开(公告)日: | 2003-02-26 |
发明(设计)人: | 焦如义;杜宝银;张瑛;刘全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8B9/057 | 分类号: | B08B9/057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刘天语,任清汉 |
地址: | 06500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械式 管道 内壁 抛丸 除锈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钢管内壁除锈的机械式抛丸除锈装置。涉及喷射装置、抛光用的设备及管路领域。
原油的集输管道和天然气管道因有内腐蚀问题,管道内壁均需要作防腐处理。对于大口径的天然气管道我国起步晚,且无长距离的输送管道,只用添加缓蚀剂的方法对管线进行内防腐。虽然有的单位在管道内防腐方面作了不少探索性研究和试验,但终因涂敷工艺比较复杂、周期长、内检测技术不配套及成本高等原因,使此项技术未取得进展。国外虽建有不少长距离天然气管道,但其内防腐技术未见有资料报导。国内各油田过去虽然对集输管线也作内防腐处理,但因集输管线口径小,均采用内喷砂除锈的方法,即用压缩的高压空气将矿砂喷射的技术。此技术用于小口径管道尚可,但不适用于大口径管道。当钢管直径加大时,其工作效率会大大降低,除锈等级下降,对空压机的要求也会大大提高,且喷嘴寿命短,更换频繁,给实用带来不便。当前我国即将开始长距离大口径天然气输送管道的建设,急需解决机械化的大口径钢管的内防腐技术问题,而作为防腐的首要工序——除锈问题当然也就摆在了我们面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设计一种适合于大口径钢管内壁除锈的经济、实用的机械化抛丸除锈装置。
作为一种钢管内壁抛丸除锈设备,需要的设备较多。就一般而言,需要有钢管预热设备、拨接管机构、旋转移动台、清理室、前部小车、进给小车、导轨、输送臂、旋转支撑和内抛丸器。对于前面的多部分都是钢管除锈领域内常用的设备,不是本实用新型讨论的题目。在此我们仅对内除锈的核心设备——安装在输送臂前端的旋转支撑和内抛丸器进行设计。由于是抛丸除锈,即所用介质为钢丸(球),颗粒较大,用压缩空气喷射的办法显然行不通了,必须改用机械的方法将钢丸加速、射出。所以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在固连于旋转移动支撑4前端的抛射头支架3的后部安装有液压马达2,由液压马达2的皮带轮8经皮带7驱动,通过轴承13安装在抛射头支架3上的主动轴9,在主动轴9上端固连有分丸轮10,分丸轮10外套装定向套11,定向套11外套有固定在与主动轴9用键连接的固定盘12上的叶轮17,在分丸轮10上方有进料口18和穿过旋转移动支撑4的输送皮带5及输送皮带支架6。这里所用的分叶轮10(见图2、图3)是在一圆盘上固连一个周边有多个竖长孔的短管,且在圆盘中心留有固定孔。而定向套11是在整个装置的前方留一个竖向长孔窗口的金属圆桶,它固定在上方的抛射头支架3上,其下口压在分叶轮10的圆盘上。叶轮17的结构如图4、图5所示,其中图5是图4中的A-A视图,轮17由中心有孔的两块金属圆板在中心孔周由多根金属棒焊接而成,其上下圆板内侧隔一定间隔有插叶片16的槽,而下圆板的槽里深外浅,在叶片16从中插入后,随着叶轮17的旋转会挤紧。在下圆板上还有与固定盘12连接的孔。旋转移动支撑4为圆形金属架,可容输送皮带5穿过,并在金属架圆周装有轴承14,轴承14外装有圆箍,箍外安装有多个滚轮15。这样当装置深入钢管后,随着钢管的滚动,抛丸装置仍可保持稳定不动的状态。输送皮带5是由闭环皮带套在输送皮带支架6上,其前端为滚轮,后端有驱动轮,它为常用的输送带结构。抛射头支架3有底架、上架和斜架固连而成,并与旋转移动支撑4固连。这样的抛丸装置,当钢丸从输送带5经进料斗18进入分丸轮10后,由于分丸轮10与主动轴9固连,故分丸轮10高速旋转,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将钢丸抛向分丸轮9的内壁上,而壁上又留有多个长孔,当旋转至定向套11的窗口时,钢丸便抛了出去,进入外边旋转的叶轮17的根部,并顺着叶片16进一步加速抛了出去,形成一定的扇形流束打击钢管内壁,除去锈蚀。
本装置经过样机试用,证明原理可行,抛射力强,效率高,能达到较高的除锈等级,结构简单、合理,体积小巧,能满足φ711mm以上大口径钢管的内除锈生产需要,实现了钢管除锈机械化连续作业,将会对我国大规模天然气长输管线建设起到保证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机械式钢质管道内壁抛丸除锈装置整体图
图2分丸轮正视图
图3分丸轮俯视图
图4叶轮俯视图
图5叶轮A-A剖视图
其中 1--抛射头 2--液压马达
3--抛射头支架 4--旋转移动支撑5--输送皮带 6--输送皮带支架7--驱动皮带 8--皮带轮9--主动轴 10--分丸轮11--定向套 12--固定盘13--轴承 14--轴承15--滚轮 16--叶片17--叶轮 18--进料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709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柔性扁平电缆线新型连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可调式建筑圆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