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铅酸蓄电池用铜芯内嵌极柱无效
申请号: | 01272476.9 | 申请日: | 2001-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509728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9-04 |
发明(设计)人: | 邵双喜;李丹;杨宝峰;陈怀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隆源双登科技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8 | 分类号: | H01M2/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电池 用铜芯内嵌极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铅酸蓄电池用铜芯内嵌极柱,属铅酸电池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铅酸电池用极柱,有铅极柱、铜芯内嵌极柱、不锈钢螺栓内嵌极柱。铅极柱内阻小,基本无接触电阻,但长期使用和大电流放电时极柱易变型扭曲,甚至熔化,很不安全;不锈钢内嵌极柱,强度比较好,但与铅接触不好,接触电阻大,也不利用大电流放电;目前使用的铜芯内嵌极柱,铜芯本身比铅和钢的电阻小,但由于与铅接触不好,同样存在接触电阻大的缺点,并且电池间连接时,一般要求电池安装时连接螺钉拧紧时的扭矩为15N.M,所以要求铜芯和铅之间结合力强,目前铜芯达不到这种要求,市场上经常出现电池燃烧和爆炸现象,损失很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小接触电阻、增大连接时扭矩、便于电池间连接的铅酸蓄电池用铜芯内嵌极柱。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铅酸蓄电池用铜芯内嵌极柱包括铜芯和铅基体,铜芯中间有螺纹、表面有镀锡涂层、下部有网纹和缺口。铜芯中间的螺纹为M5~M10,表面镀锡厚度为5~15μm,下部网纹深度为0.4~1mm,下部缺口宽度为4~10mm、深度为2~5mm。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铜芯表面镀锡,铜芯与锡结合力强,在浇铸极柱时,锡与铅结合力强,减少铜芯内嵌极柱的接触电阻;铜芯下部有网纹和缺口,一方面减少铜芯内嵌极柱的接触电阻,另一方面可以增大铜芯内嵌极柱的扭距,保证连接牢固,不会发生事故;中间有螺纹,便于电池间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铜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铜芯表面镀有锡层1,锡层1与铜基体2接触性好;铜芯中间有螺纹3,便于电池间连接;下部有网纹4和缺口5,一方面减少铜芯内嵌极柱的接触电阻,另一方面可以增大铜芯内嵌极柱的扭距,保证连接牢固,不会发生事故。铜芯A与铅基体B组合成铜芯内嵌极柱,经过对铜芯的改进,使铜芯A与铅基体B结合紧密,减小了接触电阻,增大了铜芯内嵌极柱的扭距,保证连接牢固。内燃机车用铅酸蓄电池铜芯内嵌极柱,中间的螺纹为M10,表面镀锡厚度为10μm,下部网纹深度为0.8mm,下部缺口宽度为4mm、深度为2mm。内燃机车起动电流为2100A,时间为7S,使用改进后的铜芯内嵌极柱,极柱无任何异常现象,用20N.M扭矩连接,极柱不松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隆源双登科技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隆源双登科技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724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影像记录介质耗材
- 下一篇:一种电灯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