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客车乘客上下车辆用的折叠式踏板无效
申请号: | 01272833.0 | 申请日: | 200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518744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0-30 |
发明(设计)人: | 姚嘉明;徐松南;陈超;曾世文;韩立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康尼机电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23/00 | 分类号: | B61D2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沈根水 |
地址: | 21001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客车 乘客 上下 车辆 折叠式 踏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用于客车乘客上下车辆用的折叠式踏板,属于铁路客车车辆技术领域。
现有技术为满足铁路客车在高站台或低站台乘客上下的需要,除在车门处设置固定台阶踏板满足低站台的需要外,还设置翻转踏板以满足高站台的需要。本实用新型不仅在功能上可取代这两组踏板,而且从根本上解决了现有铁路客车设置两组踏板存在的以下缺陷:1、自动化程度差,翻转踏板的每次翻转都需要人工来操作,不能参与整车的集中控制。2、安全性差,翻转踏板的踏板翻起全部靠弹簧的弹力来实现,乘务员旋转挡块后翻板迅速弹起,经常出现人身伤害事故。3、占用空间大,翻转踏板翻起后所有部件都集中在车门一侧,减小了车门的净宽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全新设计,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安全可靠、经济耐用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由二组连杆机构和一个汽缸组成,其中第一组连杆机构是由安装架、后踏板、小支架、下支架组成,第二组连杆机构是由安装架、后踏板、平衡杆、前踏板组成,二组连杆机构是通过安装架、后踏板相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1、可同时满足高、低站台乘客上下的需要和车箱内部平整、美观的需要。2、踏板伸缩动作平缓、速度可调,在伸缩过程中后踏板水平位置旋转到垂直位置,前踏板面平行升降,使用安全可靠。3、占用车体空间小,不侵占车门周围的净空间。4、整体式设计,安装方便、快捷。5、便于实现整列车踏板的集中控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伸展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收缩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伸展状态原理图。
图中的1是安装架,2是平衡杆,3是后踏板,4是气缸,5是前踏板(前踏板有一个刚性框架),6是小支架,7是下支架。E、F是支承点。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及工作过程:
由两组连杆机构和一只气缸组成(见附图1),第一组连杆机构由安装架1、后踏板3、小支架6和下支架7组成。第二组连杆机构由安装架1、后踏板3、前踏板5(为一个刚性框架)和平衡杆2组成。安装架1和后踏板3同时是两组机构中的构件,安装架1固定于客车车体上。二组连杆之间的关系是:在第一组连杆机构中,安装架1在A点与后踏板3铰接,后踏板3在B点与小支架6铰接,小支架6连接下支架7,下支架7在C点与安装架1铰接,形成一组连杆机构。第二组连杆机构的连接方式与第一组相同,其连接顺序为:安装架1连接后踏板3,后踏板3连接前踏板5,前踏板5连接平衡杆2,平衡杆2在D点与安装架1铰接。第二组连杆形成平行四边形机构。
功能:客车在正常行驶过程中踏板伸展如说明书附图1所示,踏板面与车箱地板面等高,保持车箱内部平整。遇高站台时,踏板平面与站台高度基本相等,乘客从车箱地板通过踏板直接走上站台;低站台时踏板收缩如说明书附图2所示,踏板收缩成为台阶,乘客从车箱地板拾级而下走向站台;
运动关系:踏板折叠时,第一组连杆机构由气缸4驱动(有杆腔进气,活塞杆缩进),使下支架7绕支点C逆时针转动,带动小支架6和后踏板3分别绕B点、A点作顺时针转动。与此同时,后踏板3作为第二连杆组中的主动件,它的转动带动前踏板5在平衡杆2的约束下,保持水平状态下降。踏板伸展时,气缸4的活塞杆伸出,机构的运动方向与踏板折叠时相反,完成踏板的伸展动作。
承载:踏板伸展时(见说明书附图3),前、后踏板的水平负荷均由安装架1支承;前、后踏板自重和它上面垂直负荷由小支架6和下支架7传递给安装架1。由于踏板在伸展时小支架和下支架7已过死点,即小支架6与下支架7组成的夹角α<180°。小支架6为二力杆,其传递给下支架7的力为图3中的T,在T的作用下,下支架7只能产生绕C点顺时针旋转的倾向,但由于支点F的作用,下支架7不可能顺时针转动,从而保证了踏板伸展时机构受力的稳定性。踏板收缩时(见说明书附图2),前后踏板的自重和受力间接或直接地传递给安装架1,安装架承载点为E。上述中的气缸为现有技术。
工作过程:
附图1所示是踏板的伸展状态,通过控制气路使气缸4的活塞杆缩回,拉动下支架7绕C点逆时针转动、小支架6绕B点顺时针转动、后踏板3绕A点顺时针转动。后踏板3同时又是第二组连杆机构中的主动件,它的旋转带动前踏板5下降,同时前踏板5的下降又使得平衡杆2绕D点转动,直至踏板收缩如图2所示,完成踏板的收缩动作。由于第二组连杆机构是平行四边形机构,所以前踏板5的运动始终使板面处于水平状态。需要踏板伸展时,通过控制气路使气缸4的活塞杆伸出,踏板进行与收缩时相反的动作使踏板伸展如图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康尼机电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康尼机电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728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