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缆充气机的压缩机落地支承结构无效
申请号: | 01272992.2 | 申请日: | 2001-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519099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0-30 |
发明(设计)人: | 徐国方;黄健;朱建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工业园区新海宜电信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9/00 | 分类号: | F16M9/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明渡 |
地址: | 21502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 充气 压缩机 落地 支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信电缆的充气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电缆充气机中空气压缩机的支承结构。
背景技术
电缆充气机是一种将空气干燥后充入电缆中的装置,其目的是维护通信电缆,使通信电缆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环境。现有技术中,空气压缩机作为电缆充气机的主要部分通常为内置式结构,即固定安装在充气机内,进一步说空气压缩机固定在安装架上,安装架通过四个防震螺钉与机框的底板相连,以此构成整体连接结构。实际使用中由于压缩机工作时有着强烈的震动,尽管采用了防震螺钉加以减震,但效果却不理想,因此整个电缆充气机都会随着空气压缩机的震动而震动,甚至产生共震。同样,压缩机强烈震动及工作时产生的噪音源也会随着机框的共震显得更加明显,带来较大的噪音污染。另外由于机框的整体震动,会对充气机其它器件的防震性要求过高,尤其是电子元器件。在这样的工况条件下长期工作,会引发一些本不该发生的故障。为此,本实用新型从防震角度提出了一种有效隔离震源的压缩机安装支承结构,以克服上述不足。
发明内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缆充气机的压缩机落地支承结构,该支承结构由设在充气机机框内靠近底部位置的安装架构成,空气压缩机固定在安装架上,机框底端设有直通地面的支承通道,安装架的安装面位于机框内腔中,其支承体穿越支承通道直接支承在地面上,而机框的底部从下方托住安装架,以此形成一种分离支承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所述“机框”是指电缆充气机的机壳和框架结构。所述“安装架”是一种固定支承空气压缩机的构件总称,包括支架、支座、安装板、安装座、基座、底座等。所述“直通地面的通道”是指朝地面直通路径,包括孔、开口等。所述“支承体”是指安装架上朝地面方向延伸的支脚或支柱结构,该支脚或支柱在理论应满足至少三点的稳定支撑要求。所述“机框的底部从下方托住安装架”是指支承通道允许支承体在通道中上下活动,但当提起机框达到一定程度时,也能托起安装架及空气压缩机一起移动,相反如果提起机框后不能带起安装架及空气压缩机的话,移动将会非常不便,这也不符合电缆充气机整体结构设计的要求。
上述技术方案中,支承体与支承通道在侧向的柄配合上留有间隙,这样可以起到隔震作用。由于空气压缩机工作时的震动可能产生位移,为了防止支承体与通道接触时传递震动,在间隙中沿周向设有软质防震环或弹性体。
上述技术方案中,为了减少空气压缩机垂直方向的震动可以在支承体的垂直方向上设有软质防震垫或弹性体。
上述技术方案中,支承体的形式和数量有下列变化情况:
1、所述安装架的支承体由至少三个落地支脚组成,对应的机框底端设有相同数量的支承通道。其中最佳方案为安装架的支承体由四个落地支脚组成,对应的机框底端设有四个支承通道。
2、所述安装架的支承体由两个支柱构成,每个支柱底部至少有两个支点,机框底端的支承通道对应支柱设置。当然也可以在一个支柱的底部设置两个支点,而另一个支柱的底部设置一个支点,这样也满足三点支承的稳定要求。
3、所述安装架的支承体由一个支柱构成,该支柱底部至少有三个支点,机框底端的支承通道对应支柱设置。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是:将压缩机的安装架从原来的机框底板上分离开,改变其支承方式,使压缩机直接支承在地面上,这样便将压缩机的震动与电缆充气机的机框分开,使压缩机在震动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元结构,将震动波引入大地。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由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压缩机落地支承结构的改进,机框已感觉不到震动。而在改进之前,整个机框会由于共震引起强烈震动。这样改进后对延长器件的使用寿命,提高机器抗老化性,都有显著效果。
2、由于本实用新型压缩机改为落地支承结构后,工作噪音明显降低。我们选择了两种型号的机器做了改进前后的噪音对比测试,测试结果如下:
1000BE电缆充气机:改进前噪音为65dB,改进后噪音为56dB。
2500B电缆充气机:改进前噪音为68dB,改进后噪音为57dB。
以上数据在正面距离机器1m的条件下测试。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工业园区新海宜电信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工业园区新海宜电信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729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墨袋
- 下一篇:直流高速开关状态监测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