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锅炉炉前筛分分离成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274608.8 | 申请日: | 2001-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517973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0-23 |
发明(设计)人: | 李靖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靖宇;李定;李昆龙 |
主分类号: | F23K1/00 | 分类号: | F23K1/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魏国先 |
地址: | 410001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锅炉 筛分 分离 成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烧设备的燃料供应装置,具体为一种锅炉炉前筛分分离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是个燃煤大国,存在着煤烟大气污染的长期性,发展洁净型煤技术是我国治理煤烟大气污染的有效途径,通过成型机加工成一定形状和粒径的型煤,加工难度大,机械磨损严重,成本费用高,添加物质昂贵,干燥后水份损失过多,使型煤价格居高不下,用户难以接受和推广应用。针对这些问题,曾有人设计过一种炉前成型装置,将原料煤加工成型煤后直接进入炉膛内燃烧,虽然可使型煤加工成本和运行费用大幅降低,但炉前成型机直接加工出来的湿型煤强度低,容易破损,水份含量高,着火困难,烘干着火时间长,影响锅炉燃烧。而原煤中一旦混入木片、铁片、石块或煤块等,就会堵塞和卡死成型机,由于这些成型机大多安装在炉斗内,因而排除故障非常困难,影响锅炉等层燃设备的正常连续运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传统型煤加工难度大、费用高、着火难、故障多的难题,而提供一种能生产出由天然中小块煤和机加工型煤混合颗粒燃料的锅炉炉前筛分分离成型装置,使原煤中只需将大块煤破碎成小块煤,加工容易,装卸、储运方便,简化工序,降低成本,避免块煤杂物对成型设备的堵塞损坏,而且燃料着火容易,燃烧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锅炉炉前筛分分离成型装置具有上煤装置或大型煤斗,上煤装置的卸煤斗或大型煤斗的下方安装有依次连接的筛分分离装置、成型装置、胶带输送装置,筛分分离装置具有筛箱壳体和集料斗,筛箱壳体内安装有筛网,筛箱壳体和集料斗连接固定成整体。
本实用新型的上煤装置将原煤提升后由受料斗流入筛分分离装置,在振动器的振动作用下,大于筛网孔的块煤沿筛网表面滑落至集料斗中,而小于筛网孔的煤粉则落入成型装置的煤料斗中,经成型装置辗压成型煤颗粒落入胶带输送装置的输送胶带上,从集料斗中下落的中小块煤颗粒与成型装置加工成型的型煤颗粒汇集在同一胶带输送装置上,最终贮存在炉前小煤斗中,随着层燃锅炉的炉排向后运动,炉前小煤斗中的天燃块煤与机加工型煤颗粒混合燃料被送入炉内燃烧,由于天然块煤水分含量低,易着火,解决了炉前成型煤水份含量偏高不易着火的难题,而且天然块煤强度高,不易破碎,与炉前成型煤混合进入锅炉燃烧,又大大减少了炉前成型煤因湿强度差而大量破碎的问题,显著地提高了锅炉燃烧中的型煤率。同时,原料煤经过筛分,适合成型的粉煤才能进入成型装置中加工,克服了炉前成型装置易被块煤、杂物堵塞和卡死的难题,使成型装置避免了机械损坏,保持成型装置的正常连续运行。本实用新型构思新颖、设计合理,解决了传统型煤加工难度大、费用高、装卸储运困难的问题,简化了工序,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燃料的燃烧效率,有利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
图3为图1的B-B剖面图
图4为图1的C-C剖面图
图5为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图3、图4,这种锅炉炉前筛分分离成型装置一般包括上煤装置1,筛分分离装置2,成型装置3和胶带输送装置4。上煤装置1一般包括:电动机5、减速机6、金属机壳7、牵引输送带8、小提斗9、进料斗10、卸料斗11,以及如图2所示的主动轮12、从动轮13、螺杆调节装置14等主要部件。其中电动机5与减速机6依靠皮带15联接和传动,电动机5与减速机6都安装在柜架16上,并通过柜架16固定在金属机壳7上以支撑重量(见图1),减速机6与主动轮12依靠联轴器18连接和传动,主动轮12的中心轴19横向伸出金属机壳7的金属壁,并通过轴承支座20固定在金属机壳7的外侧金属壁上。从动轮13则从金属机壳7壁上预留的条形孔槽21中横向伸出金属壁,两端支撑在调节装置22上,而调节装置22则固定在金属机壳7的外侧壁上,当旋转调节装置22的调节螺杆23向下顶压时,从动轮13会沿垂直方向向下移动,使主动轮12与从动轮13之间的间距加大,也就使连接主动轮12与从动轮13的牵引输送带8拉伸和张紧,以确保主动轮12带动牵引输送带8转动。连续提斗上煤装置1是由电动机5提供的动力,带动减速机6,主动轮12,牵引输送带8和从动轮朝相同方向转动。在牵引输送带8运动过程中,固定在牵引输送带8上的小提斗9可连续不断地从料斗10中挖取原料煤并向上提升,然后在离心力作用下,小提斗9内的原料煤被抛出并落入卸料斗11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靖宇;李定;李昆龙,未经李靖宇;李定;李昆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746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