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数据接口光传输设备无效
申请号: | 01275094.8 | 申请日: | 2001-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517181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0-16 |
发明(设计)人: | 罗会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格林威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12 | 分类号: | H04B10/12;H04B1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丽琴 |
地址: | 10008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数 接口 传输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数字信息的传输设备,更确切地说是涉及一种光传输设备。
背景技术
光纤传输设备包括电端机和光端机,电端机和光端机都包括发送和接收两部分,其中的发送光端机将电信号变换成光信号,接收光端机则将光信号变换成电信号。
在数字光纤通信系统中,电端机将时分复用的群路数字信号送到光端机,光端机对光源进行强度调制变成光信号送入光纤传输;由接收端的光端机对收到的信号进行相对发送端的逆处理,完成光电转换,再由电端机通过分接将数字群路信号分接成单路信号。
随着各种信息通信新技术的发展,需要建设全业务接入的光纤传输网络,要求光传输设备具有能支持多种接入类型的接口,如与各种类型的公用电话网连接的E1(2.048Mb/s)接口,作为局域网(LAN)、广域网(WAN)、数字数据网(DDN)的V.35传输用接口,和与以太网连接的以太网接口(如10BASE-T接口)等。
而传统的光端机只能提供数量较少而且类型固定的接口,如二次群光端机只能提供4个E1接口,三次群光端机只能提供16个E1接口,在需要多种数据接口时,就需要加入接口转换设备,如E1接口与V.35接口、与以太网接口间的转换,不仅使系统的稳定性与可维护性降低、不利于产品的升级与维护、增加了成本,而且影响了产品的灵活性,不能满足光纤传输网络日益增长的全业务接入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具有多种数据接口的光传输设备,在标准配置下可提供数量可变且类型可变的多种数据接口,供用户灵活选择,且其数量及类型的改变简单易行。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数据接口光传输设备,包括光纤传输单元和与光纤传输单元连接的光接口单元、中央处理器单元和接口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接口单元包括E1接口单元、V.35接口单元和以太网接口单元;每种类型的接口单元均由接口卡槽与接口卡组成,每种类型的接口卡槽分别通过地址、数据、控制总线与所述的光纤传输单元连接。
所述的E1接口单元由E1接口卡槽和E1接口卡组成,所述的V.35接口单元由V.35/E1接口卡槽与V.35接口卡或E1接口卡组成,所述的以太网接口单元由以太网接口卡槽与以太网接口卡组成。
所述的E1接口单元包括二个独立的E1接口卡槽及其E1接口卡;所述的V.35接口单元包括二个独立的V.35/E1接口卡槽及二个V.35接口卡或二个E1接口卡;所述的以太网接口单元包括二个独立的以太网接口卡槽及其以太网接口卡。
所述的一个E1接口卡上设置有四个E1接口,所述的一个以太网接口卡上设置有一个以太网接口,所述的一个V.35接口卡上设置有一个V.35接口。
所述的光纤传输单元是光纤传输专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GW7680。
所述的E1接口卡,包括变压器和与变压器连接的HDB3码双单极性变换电路、HDB3码双单极性驱动电路。
所述的V.35接口卡,包括完成标准HDB3编码的E1数据到2Mb/s速率的NRZ码间变换与反变换的V.35/E1适配器集成芯片,和与V.35/E1适配器集成芯片连接的、完成TTL电平与V.35电平间转换的电平转换集成芯片。
所述的V.35/E1适配器集成芯片的产品型号是GW7535EA。
所述的以太网接口卡,包括以太网网桥集成电路芯片和分别与以太网网桥集成电路芯片连接的HDB3/NRZ码变换器和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
所述的HDB3/NRZ码变换器的产品型号是GW500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格林威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格林威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750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