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铣刀结构的改良无效
申请号: | 01275135.9 | 申请日: | 2001-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513703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0-02 |
发明(设计)人: | 卢毓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毓辉 |
主分类号: | B23C5/20 | 分类号: | B23C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娅佳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铣刀 结构 改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铣刀结构的改良,尤指一种可降低刀锋崩裂的机会及可获得较为细致精密加工平面的铣刀结构的改良。
背景技术
一般习用的铣刀结构,如图1所示,其主要系包括一可供工具机固定的固定部20、一具若干螺旋沟槽31而可供将切屑排出的排料部30及一用以铣切加工物10的刀刃部40,其中刀刃部40系相对于螺旋沟槽31处设有导料槽41,使将该刀刃部40区隔成若干个切削刀刃42,该切削刀刃42系顺着一侧导料槽41的第一槽壁面410顶缘设有一朝轴心方向内斜的刀锋面43,且该刀锋面43一侧另设有一延伸至另侧导料槽41的第二槽壁面411顶缘的倒斜面44,而该刀锋面43与第一槽壁面410系相切形成一段向轴心方向倾斜一角度的刀锋45。
请参阅图2、图3所示,由于该刀锋45系向轴心内斜一角度,所以其加工时系利用刀锋45的尖端与加工平面11形成“点”接触来铣切加工物10,因此当进刀量较大而使该刀锋45的尖端受力增加时,则该刀锋45便很容易崩裂而须重新研磨,如此便会使加工的时间大多浪费在研磨刀具上;再者,由于该刀锋45系利用其尖端来铣切加工平面11,所以加工时便会因刀锋45的尖端而铣切出条状的废料而使加工平面11形成若干凸纹,因此便无法达到精密细致及光亮的平面。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即针对上述铣刀结构的设计上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经长期的努力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降低刀锋崩裂机会及可获得较为细致精密加工平面的铣刀结构的改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铣刀结构的改良,系包括一可供工具机固定的固定部、一具若干螺旋沟槽而可供将切屑排出的排料部及一用以铣切加工物的刀刃部,其中刀刃部系相对于螺旋沟槽处设有导料槽,使将该刀刃部区隔成若干个切削刀刃;该切削刀刃系顺着一侧导料槽的第一槽壁面顶缘设有一倾斜适当角度的平锋面及一朝轴心方向内斜的斜锋面,该平锋面与斜锋面分别与导料槽的第一槽壁面相切形成一段水平刀锋及一段内斜刀锋。
该平锋面及斜锋面的一侧系倾斜设有一倒斜面延伸至另侧导料槽的第二槽壁面顶缘。
采用上述结构的本实用新型由该段水平刀锋与工作物形成线的接触设计,而使铣切加工时可降低刀锋崩裂的机会及可获得较为细致精密的加工平面。
附图说明
图1系习用铣刀的立体外观图。
图2系习用铣刀加工时的侧面示意图。
图3系经习用铣刀加工后的加工平面放大示意图。
图4系本实用新型铣刀的立体外观图。
图5系本实用新型铣刀加工时的侧面示意图。
图中部件标号的说明:
10加工物 11加工平面 20固定部
30排料部 31螺旋沟槽 40刀刃部
41导料槽 410第一槽壁面 411第二槽壁面
42切削刀刃 43刀锋面 44倒斜面
45刀锋 50固定部 60排料部
61螺旋沟槽 70刀刃部 71导料槽
710第一槽壁面 711第二槽壁面 72切削刀刃
73平锋面 74斜锋面 75水平刀锋
76内斜刀锋 77倒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4所示,系为一种铣刀结构的改良,其结构主要系包括一固定部50、一排料部60及一刀刃部70,其中:
固定部50,系可供工具机固定夹设。
排料部60,系设有三道螺旋沟槽61,可供将刀刃部70铣切的切屑引导排出。
刀刃部70,系设于排料部60的端部,其主要系于相对三道螺旋沟槽61的端部处设有导料槽71,以将该刀刃部70区隔成三个切削刀刃72,该切削刀刃72系顺着一侧导料槽71的第一槽壁面710顶缘设有一倾斜适当角度的平锋面73及一朝轴心方向内斜适当角度的斜锋面74,使该平锋面73与斜锋面74分别与导料槽71的第一槽壁面710相切形成一段水平刀锋75及一段内斜刀锋76,另该平锋面73及斜锋面74一侧系又倾斜设有一倒斜面77延伸至另侧导料槽71的第二槽壁面711顶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毓辉,未经卢毓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7513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