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高度挠曲柔软度的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01275781.0 | 申请日: | 2001-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509687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9-04 |
发明(设计)人: | 萧文祥;林光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琏宥企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40 | 分类号: | H01B7/4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学强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市南***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高度 挠曲 柔软度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具有高度挠曲柔软度的连接器排线,尤指该排线具有更理想的弯曲柔软度,在更顺畅及不影响内部结构下加以挠曲导接。
背景技术
现今使用于如计算机主机之类内部的排线主要是将多数条芯线相邻并接,作为主机或接口设备主机板与其它装置的连接导线。此类排线的传统结构为将上述多数条芯线并合成特定长度及宽度的带体。此种公用带体状排线基本上能以上下弯曲方式进行导接,但受限于其长条横断面结构而不方便进行左右弯曲导接,因此,当上述主机或主机板与装置之间必需以左右弯折方式插接时,即有其困难存在。
实用新型第88202467号“连接器的排线构造改良”专利即提供了一种此类排线的改善设计,其基本上如图1所示,是将内部多数芯线以一束管10加以包覆,使整个排线成为管状而方便进行各种不同方向(上下左右)的导接作业。但此一构想运用于如前述设为多数芯线相邻并接的排线11时,仍然会受到限制。主要即因为必需将该种排线11折叠后包覆于束管10内部所致。当该种排线11加以折叠后如图1局部放大部分所示状态,首先即造成弯曲的困难,即,其形成较大的挠曲阻力而不方便加以折弯;再者,其弯折部位12会有不规则变形现象发生,即,该弯折部位12并非成一顺畅弯弧形状,而是会有因材料而产生无法恢复其原有弹力的永久变形状况,此种现象使弯接时不流畅,同时,也有可能损及内部芯线,虽然上述专利提及可使用多数条状芯线并合成圆管状供束管包覆,但其仍造成露出端的紊乱,而必需进行额外的加工程序,仍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提供一种具有高度挠曲柔软度的连接器排线,其使排线的每一内部芯线以机制加工方式沿着芯线的轴心线往复绞绕成为一体,此等弯绕芯线以一内部隔离层包覆后,再套设较高柔软性的外管,使整条连接器排线因而具有高度柔软挠曲功能,方便进行各种不同方向导接,且其弯折部位不变形,而可确保其芯线在长期弯折状态下不致受损。
本实用新型的新颖性及其它特点将配合以下附图实施例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其中一种公用连接器的排线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立体图;
图3为图2的断面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30:排线
31:芯线层
33:隔离层
35:外管层
300:中心轴线
301:芯线
303、305:正反向曲线
50、70:连接器
具体实施方式
现请参阅图2、图3,以本实用新型排线30两端组装连接器50、70为例,该排线30包括内部多数芯线层31、隔离层33以及外管层35所共同构成。
本实用新型主要特点即在于,上述芯线层31的多数芯线是以机制方式绞线成为一体圆管状,并以具有较高柔软度的材料制成外管层35。
该设为圆管状的芯线层31基本上设有一定中心轴线300,构成芯线层31的每一芯线,以图示的其中一芯线301为例,该芯线301是以沿着上述芯线层中心线300反复绕折,在如图示实施例中,芯线301先以中心轴线300左侧正向曲线303绕设,在通过中心线300后,则以另一反向曲线305以中心线300为轴心继续折绕。如此,使整条芯线层31成为一类如绞线状的内线层。
依上述已制成的芯线层31,然后可包覆隔离层33,再套设外管35。在较理想的实施例中,该外管35使用较高柔软性的材料制成,其柔软度最好可设为最高程度,如柔软度等级为8-10。
上述机制绞成的芯线层3 1因而可配合外管35而成为一极佳柔软性的连接器排线,同时,由于芯线层31每一构成芯线均顺序以机器及治具拉绞而成,因此其延伸出外管30的露出端37、39能方便的整齐拉排成平面状,供接合于端部连接器50、70,而无需对该等露出端37、39进行整理加工程序。
本实用新型由于使用适度拉绞的内部芯线层及高柔软性外管,使整条连接器排线具有非常理想的挠曲柔软度,其不仅可方便的进行各种不同任意方向的导接,其弯折部位也不致产生变形现象,而可有效防止其对于内芯线层可能造成的损坏。
以上所举实施例仅用于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在不离本实用新型精神范畴,熟悉此行业人士可作的各种简易变形与修饰,均仍应含括于申请专利权利要求范围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琏宥企业有限公司,未经南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琏宥企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757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层奶瓶组
- 下一篇:齿轮式笔芯尖随动伸缩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