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筋砼管状空心楼板无效
申请号: | 01275892.2 | 申请日: | 2001-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536682Y | 公开(公告)日: | 2003-02-19 |
发明(设计)人: | 邱则有 | 申请(专利权)人: | 邱则有 |
主分类号: | E04B5/18 | 分类号: | E04B5/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5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筋 管状 空心 楼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筋砼管状空心楼板。
目前,在现有技术中,空心管构件一般为纸管、塑料管、金属波纹管或者空腔硬质薄壁构件等,这些空心管构件主要考虑抽空砼,减轻楼板重量。现有的钢筋砼管状空心楼板,包括墙柱间梁、现浇钢筋砼纵肋、现浇钢筋砼上翼板、现浇钢筋砼下翼板、空心管,空心管相间排列在现浇钢筋砼纵肋或墙柱间梁之间,其上为现浇钢筋砼上翼板,其下为现浇钢筋砼下翼板,空心管两端有堵头,空心管构件的截面形状可为圆形、方形或者其它异形。这类空心楼板由于板中的砼被空心管构件抽空,在沿管的外侧纵向有现浇钢筋砼纵肋,而在横向则无传力构件,或仅有防止湿砼或水泥浆进入的两封口堵头,造成现有空心楼板在横向无法承受复杂的拉力、压力、剪力、冲切力、扭矩等的作用,使现浇钢筋砼管状空心楼板两方向刚度悬殊较大,而无法形成井字肋等效的双向钢筋砼管状空心楼板。该种空心楼板如与双向密肋平板楼盖比较,则存在空心板厚度大,钢筋砼耗量大,自重大,挠度变形大、抗剪、抗扭性能差,空心管上下翼缘现浇砼薄弱处易裂缝,抗震性差,双向刚度差异大,管易破损,现浇砼漏损大,造价高等间题。因此研制一种新型钢筋砼管状空心楼板已为急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筋砼管状空心楼板,具有空心板厚度小,钢筋砼耗量小,重量轻,挠度变形小,抗剪抗扭性能强,不易裂缝,双向受力传力差异小,抗震性强,造价低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包括墙柱间梁、现浇钢筋砼纵肋、现浇钢筋砼上翼板、现浇钢筋砼下翼板、空心管,空心管相间排列在现浇钢筋砼纵肋或墙柱间梁之间,其上为现浇钢筋砼上翼板,其下为现浇钢筋砼下翼板,空心管两端有堵头,其特征在于空心管为组合式空心管,组合式空心管含有至少一片加劲肋和至少两节以上空心管体,空心管体在加劲肋上对接连接,加劲肋与现浇钢筋砼纵肋结合,构成双向暗密肋结构。这样,空心管为组合式空心管,其内的加劲肋与现浇钢筋砼纵肋组合,构成双向暗密肋结构,消除了以往空心管成孔后空心楼板的横向无受力构件和抗裂构造的缺陷,提高了空心楼板的横向刚度与强度。同时还具有空心板厚度小,钢筋砼耗量小,重量轻,挠度变形小,抗剪抗扭性能强,不易裂缝,双向受力传力差异小,抗震性强,造价低等特点,达到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如下优点:
1、能自由分隔室内空间,使建筑物室内符合人性化、个性化设计;
2、平板无需吊顶;
3、各种管线安装方便;
4、提高室内净空高度,降低层高;
5、无明梁、美观大方、灵活;
6、降低工程造价;
7、施工进度快,模板损耗小。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空心管体与加劲肋之间的对接连接为胶结连接、焊接连接、铆钉连接、螺丝连接、紧配合连接或者其它连接。由于空心管与加劲肋之间可采用各种不同的连接方式,因而使得生产与施工十分方便,空心管与加劲肋之间既可在工厂连接好,又可在施工现场再进行连接,如焊接连接、铆钉连接、紧配合连接等均可在现场进行连接,这样,运输更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加劲肋内夹有增强物,增强物为预应力钢筋、钢筋、薄壁型钢、钢筋网、钢丝网、纤维、纤维网、纤维布或者两种以上的组合,或者有露筋或露网。由于有增强物,能进一步提高加劲肋和楼板的强度与刚度,较好地参与楼板的受力与传力。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加劲肋有凸出的增加加劲肋刚度和强度的加强筋。这样,能进一步提高加劲肋的强度和刚度;或减薄加劲肋的厚度,以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加劲肋凸出组合式空心管壁外,与现浇砼粘结成整体。这样,加劲肋凸出空心管壁外后能嵌固到现浇砼中,更好地与楼板形成整体,改善其力学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加劲肋或加劲肋与空心管体组合后沿管周制成局部或全部凹槽,凹槽为等宽槽或者变宽槽,现浇砼伸入凹槽内与加劲肋和空心管体粘结成整体。这样,现浇砼嵌入管体中,与加劲肋更好地粘结形成整体,参与楼板的受力与传力。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组合式空心管两端的堵头是加劲肋,或者一端为加劲肋,另一端为堵头。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加劲肋留有孔,形成板筋加劲肋、纯筋加劲肋、板孔加劲肋、杆件加劲肋、环管周加劲肋、肋边加宽加劲肋;无孔的形成板加劲肋、板筋加劲肋、肋周加宽加劲肋。这样,在实际使用时,能根据实际情况设计选择各种不同型式的加劲肋,以进一步减轻加劲肋的重量,从而减轻管的重量,在一定程度上节约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邱则有,未经邱则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758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