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侧孔吸样探针式自动电解质分析仪的专用标本杯无效
申请号: | 01275988.0 | 申请日: | 2001-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510866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9-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劲;曲荣美;王静;阎卫利;陈洁霞;杨胜茹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劲 |
主分类号: | G01N27/30 | 分类号: | G01N27/30;G01N33/4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凤 |
地址: | 30025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侧孔吸样 探针 自动 电解质 分析 专用 标本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中对病人做电解质分析时取血样的样品杯,尤其是侧孔吸样探针式自动电解质分析仪的专用标本杯。
背景技术
通常使用侧孔吸样探针的电解质分析仪对病人做电解质分析,常用的样品杯需用较多的病人血液(约3ml~5ml)。血液经离心后,需用血清1ml~2ml。若对病人检查项目较多时则取血量还要多,因此给病人造成了很多痛苦。特别是一些危重病人,静脉血管不好找,取血很困难,影响临床的快速诊断。另外常用的样品杯的杯口大而且杯的深度浅,因此血样的液面低,易使吸针的侧孔处于液面与空气之间,吸入一些空气从而影响化验结果。如果使用样品分离试管,会经常出现探针进入凝胶层,而损害样品探针的电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为病人做电解分析时需用血样量少的、不损害探针和电极的、化验结果质量好的侧孔吸样式自动电解质分析仪的专用标本杯。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侧孔吸样探针式自动电解质分析仪的专用标本杯由圆柱形杯体构成,所述杯体呈细窄状,它的内径为上、下并且同轴的两部分,下部内径小于上部内径,上部内径为Φ5毫米~Φ6毫米,下部内径为Φ3毫米~Φ4毫米,上部内径与下部内径的过渡连接为一圆锥面。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
所述的上部内径为Φ5.5毫米,下部内径为Φ3.5毫米。
所述圆锥面与杯体轴线间的角度为45°。
在杯体口外侧柱面的边缘上有一个环形凸缘。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将标本杯制成细窄的圆柱杯体,使杯体所需血样量减少1/10,又由于下部内径比上部内径更小,使得血样不能进入杯体下部而悬于下部内径之上,使探针侧孔可放入血样中部有效地防止吸入空气,并防止了探针进入凝胶层而损害探针和电极,使电解分析能达到血样量少,化验结果准确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杯体1为一个细窄的圆柱体,杯体内径为上、下两部分,下部内径小于上部内径,上部空间4的内径为Φ5mm~Φ6mm(本实施例Φ5.5mm)下部空间2的内径为Φ3mm~Φ4mm(本实施例为Φ3.5mm),经试验这样小的上、下内径在液体的粘度和张力的作用下,在上部空间的液体(血样)不能流入下部空间内,而悬于下部空间之上,这样有利于探针的侧孔选择最佳位置(即血样中心部位)吸取血样,杯体的上部空间与下部空间的过渡连接有一圆锥面3,(本实用新型为45°圆锥面)这样探针通过杯体下部更细窄的空间时有一个光滑的过渡面不会碰坏探针。为了防止该标本杯在使用时从手中滑落,在杯体口边缘的柱面上制有环形凸缘5,这样使用时更加便利。
操作方法:
如图2所示,手持该标本杯将所需化验的血样8约150μl~200μl(可用吸管),放置杯体1下部空间2之上的上部空间4处(由于液体张力和粘度的作用,使血样悬于下部空间之上,下部空间是空气),然后将探针6从杯体口插入杯体内,使探针孔7刚好位置于血样中部,这样,血样有效地被吸取仪器内,完成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劲,未经王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759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晶片测试机的分料机构
- 下一篇:一种无接触电机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