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吸尘器用直流无刷电动机无效
申请号: | 01277106.6 | 申请日: | 2001-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521819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1-20 |
发明(设计)人: | 贡俊;贾爱萍;王文丽;杨锟;赵福候;蔡文东;李天箭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息产业部电子第二十一研究所;青岛制冷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2K29/08 | 分类号: | H02K29/08;H02K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薛嘉俊 |
地址: | 2002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尘 器用 直流 电动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机,是一种吸尘器用直流无刷电动机。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吸尘器都用高速电动机。目前市场上用于吸尘器的高速电动机一般都均采用直流串激电机,由于这种电机采用电刷结构,以机械方式进行换向,因而存在相对的机械磨擦,由此带来噪声、火花、无线电干扰及寿命短等致命弱点,维修困难,而且,这种电机输入功率高,效率低。由于无刷直流电动机既具备交流电动机的结构简单、运行可靠、维护方便等一系列优点,又具备直流电动机的运行效率高、无励磁损耗以及调速性能好等诸多特点,故吸尘器中将逐渐应用直流无刷电动机。但现有吸尘器用直流无刷电动机尚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主要是控制板呈外置式结构,这一方面使电机拖线太多,既要引出电源线、控制线,还要引出作为监测用的霍尔线,影响操作及美观,更在于因电机转速高,电流大,使控制板需外加大面积散热板来达到散热效果,需要较大的安装空间,限制了吸尘器的进一步发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吸尘器用直流无刷电动机,使之实现机电一体化、减少引线、缩小体积、提高运行质量。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构思是,把控制电路板设置在电机壳体内,霍尔元件直接设置在控制电路板上,使之成为控制电路板上的一类接插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是,与一般直流无刷电动机一样也具有电机外壳、端盖、定子、转子、控制电路板及一位置传感器,在本实用新型中,把控制电路板固定在电机壳体内,并在该控制电路板上间隔设有多块霍尔元件,相对该霍尔元件设置的位置传感器固定在电机主轴上。由此结构见,控制电路板设置在电机壳体内,霍尔元件直接贴装在控制电路板上后,一方面减少了吸尘器的外置部件,节省安装空间,使整个电机系统体积缩小,结构紧凑,机、电构件实现一体化结构;而且电路板的散热通过电机转动将风吸入,造成空气流动,带走热量,有利于散热;再有如除电源线及控制线外,把其它如信号线等外置接线变成内部线路,既安装方便,又能减少外损机率,提高机器运行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半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如附图所示。由图见,本实施例中的电机外壳3呈圆筒形结构,简体形电机外壳3底部中心设有一轴承10,电机外壳3的左端固设有电机端盖1,该端盖1中心也设有一轴承2,电机主轴7架设在两轴承2、10上,在电机主轴7上固定有电机转子9及一位置传感器6,电机定子8与电机转子9同心地固定在电机外壳3的内壁上。由图见,本实施例中把控制电路板4固定在电机端盖1的内端面上,并在其上连接有三块霍尔元件5,其安装位置与位置传感器6相对应,以准确接收传感器的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息产业部电子第二十一研究所;青岛制冷技术研究所,未经信息产业部电子第二十一研究所;青岛制冷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771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只读光驱按键式变速装置
- 下一篇: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