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通信公用终端的防暴报警振动检测电路无效
申请号: | 01277140.6 | 申请日: | 2001-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523152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1-27 |
发明(设计)人: | 俞龙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亚信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1/04 | 分类号: | H04M1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章蔚强 |
地址: | 2002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通信 公用 终端 防暴 报警 振动 检测 电路 | ||
(1)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通信公用终端的防暴报警振动检测电路,尤其涉及用于IC卡公用电话机或智能公用终端的防暴报警振动检测电路。
(2)背景技术
现有的通信公用终端,例如,IC卡公用电话机,由于设置在无人看管的公共场所,经常会遭到破坏和盗打,而无法报警。因为,现有的IC卡公用电话机的执行标准为YDN109-1998,但标准仅有外壳被动防暴要求,而利用产品本身的电子特性进行防暴却没有规定,因此,现有市场上的产品均没有此项功能。
(3)实用新型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通信公用终端的防暴报警振动检测电路,在通信公用终端受到非正常的振动和冲击时进行检测,一旦被持续振动触发,能及时现场报警,并通过电话线路向网管中心汇报警情或向某电话、传呼报警,从而产生威慑和采取措施阻止破坏行为。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通信公用终端的防暴报警振动检测电路,连接在终端的主板功能电路上,它包括依次连接的振动传感器S1、非门Ua、电容C1、二极管和非门Ub,以及并联在二极管两端的电阻R3和连接在二极管输入、输出端与接地间各自连接的电阻R2、电容E1。
上述的用于通信公用终端的防暴报警振动检测电路,其中,振动传感器输出端通过电阻R1接地。
由于采用上述的技术解决方案,在通信公用终端的主板功能电路内增设防暴报警振动检测电路,使其在终端受到非正常的振动和冲击时进行检测,并设置振动式传感器接口,检测传感器的触发信号,从而实现防暴报警振动检测电路一旦被持续振动触发,即触发终端(例如:话机)苏醒,话机令报警器(话机内设)现场报警,并通过电话线路向网管中心汇报警情或向某电话、传呼报警。从而产生威慑和采取措施阻止破坏行为。本实用新型电路极为简单,成本低廉,防暴报警振动检测电路采用连续振动检测,克服受到意外振动或冲击造成的误报,提高了报警的可靠性。
(4)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防暴报警振动检测电路图。
(5)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通信公用终端的防暴报警振动检测电路,连接在终端的主板功能电路上,它包括依次连接的振动传感器S1、非门Ua、电容C1、二极管D1和非门Ub,以及并联在二极管D1两端的电阻R3其中,振动传感器S1输出端通过电阻接地。
其中:R1、R2为10M,R3为1M,Ua、Ub为74HC04(1/4),C1为10nD1为IN4148,E1为0.47u。
当振动传感器S1受到振动或冲击时,其产生接通或断开的振荡,非门Ua的1脚电位也产生高低变化的振荡,同时使Ua的2脚产生高低变化的交变信号输出,此交变信号通过电容C1耦合到二极管D1,D1整流后对电容E1充电。当产品受到意外冲击振动或振动时间短,E1所充电荷在非门Ub的3脚上建立的电位不足以使Ub发生翻转(Ub的4脚变为低电位),则不产生触发唤醒话机,被充的电荷通过R3到R2对地放掉;若受到冲击振动的时间长,E1被充电荷在Ub的3脚上建立的电位使Ub发生翻转(Ub的4脚变为低电位),则触发唤醒话机主板功能电路上的CPU(单片机),CPU进入报警运行程序产生报警指令,通过相应的驱动电路令报警器(话机内设)现场报警,并通过电话线路向网管中心汇报警情或向某电话、传呼报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亚信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中亚信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771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信号线转接端子座
- 下一篇:整体收合式乐器演奏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