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防爆盖无效
申请号: | 01277656.4 | 申请日: | 200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512118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9-18 |
发明(设计)人: | 于丛良;李佩武;王琴;刘志坚;王明梅;高岩;田爽;程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息产业部电子第十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M2/12 | 分类号: | H01M2/12;H01M2/0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江镇华 |
地址: | 300072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防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安全装,特别涉及一种带有防爆装置的电池盖。
背景技术
在电池行业中电池安全结构设计经历多年复杂的历程。典型的电池防爆盖设计是以镉镍电池、氢镍电池等碱性电池防爆结构设计。它是以胶球通过结构件加压后,密封电池盖、排气孔,当电池压力增大时,由于胶球变形、泄压,达到安全使用的目的。其主要缺点是胶球(塞)采用高分子材料组成,在长期贮存时造成下材料曲服,使密封性能下降,其次长期贮存时,特别是在强碱、强酸等介质的条件下,高分子材料本身降解老化,使胶球(塞)失去弹性,最终造成密封失效。同时这样的结构设计又受到高分子材料儒变材料、分子量大小、结晶程度等多方面的影响。
90年代初电池行业发展了Li/ion电池、Li/SoCl2及Li/MnO2,它们的安全结构设计大多采用机械方法在电池壳壁或底部刻压痕,它的安全泄放是通过壳壁或底部刻痕造成局部变薄,使其耐压精度下降,这样当电池过充、过放、过热及短路等滥用条件下,造成电池内部压力升高时造成上述部位变形、开裂,起到安全作用。这样的结构设计,主要缺点是开裂压力受材质硬度,刻痕厚度,均匀性控制,由于刻痕刀具的磨损,甚至压机电压的波动均对刻痕的均匀性产生很大影响,很难控制产品的泄放压力,安全也无保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提供一种防爆电池盖。该电池防爆盖主要包括防爆膜片、压环、电池上盖。在带有绝缘子5极柱3和注液孔6的电池盖4上设置有防爆膜片2,在防爆膜片上设置有压环1,经激光焊接为一体,即防爆电池盖。
绝缘子极柱为玻璃密封绝缘子与电池盖经激光焊接而成,注液孔经储能焊机完成密封。
防爆膜片和压环为金属材料,电池盖和压环的排气孔形状可以根据排气孔防爆面积设计,有效的控制电池产品的泄放压力。较上述通常的刻痕、胶塞等安全防爆设计的排泄压力可通过膜片的精度及派气孔结构设计达到有效控制。同时,本设计不占用电池的设计高度,可增加气室的容积,提高电池的安全性,也可在同比气室容积的条件下提高电池容量。
本实用型发明的电池防爆盖设计,除可应用在不同型号,不同结构的各种,Li/ion电池上应用外,其它系列的高率输出的电池安全设计上也可有效的应用,可提高这些产品的安全排泄的可靠性,大大提高了电池产品的安全性能。
这种防爆电池盖设计除可用与圆柱形电池安全设计外更可以作为方形及异形电池的防爆电池盖,
附图说明图1:防爆电池盖抛视图;图2:防爆电池盖抛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设计一个方形电池盖,电池盖上带有绝缘子极柱和注液孔,绝缘子极柱为玻璃密封绝缘子与电池盖经激光焊接而成,注液孔经储能焊机完成密封。电池盖上面设置有一层金属防爆膜片,防爆膜片的形状与电池盖相同,在防爆膜片的上面设置有金属压环,按电池泄放压力设计要求,中间设计为椭圆形排气孔。电池盖、膜片和压环经激光焊接为一体,即成为我们设计的防爆电池盖。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面叙述的实施例,任何在不偏离本发明所附各项权利要求界定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作出的各种修改和替换均属于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息产业部电子第十八研究所,未经信息产业部电子第十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776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接地线装置的接地体
- 下一篇:超小型大功率继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