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真空断路器分闸脱扣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278130.4 | 申请日: | 2001-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512104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9-18 |
发明(设计)人: | 韩起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北开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3/66 | 分类号: | H01H33/66;H01H33/666;H01H33/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 断路器 分闸脱扣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真空断路器分闸脱扣装置属于机械联锁机构,主要用于真空断路器的分闸脱扣操作。
(二)背景技术:
真空断路器的分闸是在分闸脱扣装置接到分闸电信号或手动分闸外力后及时脱扣(即解除原合闸联锁状态),使被合闸时压缩的分闸弹簧的储能得以释放,带动大轴转动一定角度而实现分闸。目前国内生产的真空断路器的分闸脱扣装置因制造精度等原因存在脱扣不灵的问题,即在给出分闸电信号或给出手动分闸外力后,该脱扣装置的动作偶尔可能会卡在某一环节而不能脱扣完成分闸操作。经分析脱扣不灵问题主要出在联锁机构链中的一个掣子在分闸时不能被正常抬起所致。于是针对此障碍环节进行了改进。
(三)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产品真空断路器分闸联锁机构因一个掣子动作不灵造成有时脱扣失败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灵敏脱扣分闸的装置。
本装置由依次传递接触的顶杆、弯板、小掣子、大掣子及其上面的滚子、拐臂及其上面的滚子、分闸大轴,以及电磁铁和动铁芯组成,所做的改进是:
在所述大掣子上固定安装一个挂钩,在所述小掣子上固定安装一个可被新增挂钩钩住的柱销。
由于有了大掣子上的挂钩和小掣子上的柱销,障碍环节——大掣子就可在执行分闸中不能灵敏抬起时被小掣子强行拉起,从而保证分闸操作的绝对成功。
(四)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产品的真空断路器分闸脱扣装置结构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真空断路器分闸脱扣装置结构简图。
图1中各部件组成为:顶杆(1)、弯板(2)、小掣子(3)、大掣子(5)及其上面的滚子(4)、拐臂(7)及其上面的滚子(6)、分闸大轴(8)、电磁铁(9)及动铁芯(10),其中拐臂7与大轴8固定连接(如键连)。
图2中各部件组成为:顶杆(1)、弯板(2)、小掣子(3)及其上面的柱销(12)、大掣子(5)及其上面的滚子(4)和挂钩(11)、拐臂(7)及其上面的滚子(6)、大轴(8)、电磁铁(9)及动铁芯(10),其中拐臂7与大轴8固定连接(如键连)。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上述图2即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即实施例的图示。其中挂钩11为板状挂钩,柱销12为弹性柱销(为带竖缝的管状,以保证安装时插入销孔后自动涨紧)。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其各部件关系和动作过程:
从图1可以看出,当没有分闸信号或手动分闸外力时,装置处于合闸保持状态:此时处于压缩状态的分闸弹簧(不直接属本装置本身,未画)使大轴8及拐臂7具有逆时针转动的趋向,于是滚子6紧顶着大掣子5,滚子4紧顶着小掣子3。因小掣子3与滚子4的接触面是一个以自身转轴为回转中心的圆弧面,所以小掣子3仅受滚子4作用是不会动作的。这样整个装置虽有储能的分闸弹簧施力,但不会动作。这也正是保持合闸状态所必须的。当有分闸信号由电磁铁9输入时,动铁芯10向上移动,其顶端将弯板2右端顶起,弯板2逆时针转动,于是其左端将小掣子3左端压下,打破了上述平衡,分闸弹簧的储能发挥作用,实现分闸。当有分闸外力由顶杆1输入时也可完成上述分闸动作。然而,一旦大掣子5转动不灵,即使有分闸信号或外力使小掣子3动作,大轴8也不会转动,即不能实现分闸。
从图2可以看出,有分闸信号或外力作用时,由于有了挂钩11和柱销12,只要小掣子3被推动,就会将大掣子5拉起,分闸大轴8就会转动去实现分闸。这样就使装置脱扣进而实现分闸绝对可靠了。
本实用新型经试用和试验表明是完全成功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北开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北开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781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