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现浇空心板成孔用薄壁筒体挤出成形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278470.2 | 申请日: | 2001-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507629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8-28 |
发明(设计)人: | 朱春瀛;刘喜平;王本淼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本淼 |
主分类号: | B28B1/52 | 分类号: | B28B1/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6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心 板成孔用 薄壁 挤出 成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成形装置,更具体地,涉及现浇空心板成孔技术用薄壁筒体挤出成形装置。
背景技术
此类筒体中的一种用多层玻璃纤维布筒套叠、粘结而成,其制作多采用手工卷制,涂布粘结材料的工艺。尽管此种筒体作为现浇空心板成孔用的构件制造现浇板,效果很好,但由于其制造工艺手工操作多,生产率不高,而成本较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配合所述筒体材质及制造方法的变化,提供一种薄壁筒体的成形装置,完全机械化作业,生产效率高,质量好,从而成本低。
所述筒体100(参见图1)材质是由粉煤灰、硫铝酸盐水泥或铁铝酸盐水泥中的一种及砂子加入适量的水成为基料,掺入短玻璃纤维丝,凝固而成,其中基料部分粉煤灰、水泥、砂子的组分按总重量比例为粉煤灰(20-30)%、水泥(30-60)%、砂子(30-45)%,较好的值分别为(25-30)%、(30-40)%、(30-40)%。短玻璃纤维丝掺入量以筒体展开的表面积计算为每平方米(0-2.0)千克,小筒径的用低值,大筒径的用高值。这种筒体已经由本申请人研发完成,专利申请正在审批之中。本实用新型装置作为生产所述筒体的方法中的一个硬件,体现了适应上述新型筒体的生产流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达到。
一种现浇空心楼板成孔用薄壁筒体挤出成形装置,其特征是由纤维输送部、基料输送部、搅拌部、挤出部、成形模具组成;所述纤维输送部其输出口通到所述搅拌部;所述基料输送部将构成基料的各组分混合加适量的水所成基料输送到所述搅拌部;所述搅拌部通过进料口,接受原料,作机械搅拌,搅拌部出料口接入所述挤出部的进料斗;所述挤出部将原料加压推进,挤入装在挤出部前端的成形模,成形模的出口是成形的筒体。
上述装置的纤维输送部内可设置纤维切断器,将纤维切断到需要的长度。上述装置的搅拌部可设称重秤,控制原料量。在上述成形模的出口处前方可设托料架作为运送初凝的成形筒体的轨道,其和挤出部交接处可设切割器,对刚成形推出的初凝筒体切割到需要长度。在上述托料架之前方还可设养生室对成形的筒体蒸汽养生。
本装置配合上述配料制成的新型筒体的开发将其生产过程机械化、流水化、自动化。不仅大大提高生产效率,而且提高了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制造的薄壁筒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第一实施例的总体布置图。
图3为图1中纤维输送部的图。
图4为图1中挤出部的图。
图5为图3挤出部中螺杆推进器的放大图。
图6(a)为图1中的切割器的图。图(b)为图(a)的右视图。
图7为图1中的托料架的图。
图8为挤出部中液压推进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总体布置图,本实用新型成形装置的基本构成包括图中的纤维输送部1,基料输送部2,搅拌部3,挤出部4,成形模5。本例的成形装置在上述基本构成外还设有切割器6,托料架7及蒸汽养生室8。
现在参见图3,纤维输送部1为一个箱体11,其下部中央的轴13上设纤维切断器12,供切断玻璃纤维丝到所需要长度;所述切断器为圆轮式,包括定轮和相对定轮转动的动轮,多个刀片设在定、动轮的幅向,相邻两幅向的刀片间有间隙,可供纤维丝通过,在定、动刀片相剪切时将在刀口间的玻璃纤维丝束切短到5-100mm长度,而最适当的长度范围则为10-50mm,切成的短纤维丝长可根据原料玻璃丝束长度通过调节动刀片旋转速度来控制。送风机14通过吸风道15将由切断器12切短及搅起的短纤维丝在混合室16与空气混合,经送料管17送出,进入搅拌部3,短玻璃丝均匀地、不断地、如雪片似的落下到搅拌器3内同时和由基料输送部2送来的基料一起搅拌混合成所需的胶凝混合物原料。掺入的玻璃纤维丝数量可以由送风量大小控制。
基料输送部2包括一盛料箱体,由称重装置(未图示)将除玻璃纤维丝以外的粉煤灰、硫铝酸盐水泥或铁铝酸盐水泥,及砂子等基料,分别称重送入,并由输送带送入搅拌部3。搅拌部3是一个机械搅拌装置,将来自基料输送部2的基料喷淋适量水后在这里搅拌均匀,同时洒落由纤维输送部1来的短玻璃纤维丝,将其一并搅拌在内,成为待用原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本淼,未经王本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784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