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支撑击球面板结构的高尔夫杆头无效
申请号: | 01279457.0 | 申请日: | 2001-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510112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9-11 |
发明(设计)人: | 陈晴祺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晴祺 |
主分类号: | A63B53/04 | 分类号: | A63B53/0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汤保平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支撑 击球 面板 结构 高尔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高尔夫杆头,特别是关于一种具有支撑击球面板结构的高尔夫杆头。
背景技术
以往在具有薄型击球面板的高尔夫杆头内,通常会设置数个补强肋片,各以其一端面交错排列设于该击球面板背面,另一端面则设于该杆头内的底侧,利用各该肋片的支撑力以增加该薄型击球面板的强度,或者是在该击球面板背面设置多数个交错排列的补强肋条,其中各该肋条交错处形成结点,并各以一端设于杆头壳体上,以增加该击球面板强度。
不论是利用肋片或肋条的结构支撑该击球面板,均可发现该击球面板强度的确增加,且在高速与球撞击之下也较不易破裂,但是该击球面板受到各该肋片或肋条的支撑下,在击球时该击球面板无法产生挠曲变形,则该击球面板与球接触时间缩短而使其控球性能降低,此外,各该肋片或肋条在该击球面板背面所形成的交错处或结点,亦会影响该击球面板在击球时的击球因素,是目前补强该击球面板强度时所遇到的技术瓶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支撑击球面板结构的高尔夫杆头,使该击球面板在高速撞击下可产生挠曲变形,增加该击球面板的控球性,并且在撞击后该击球面板可获得一反震力,可将球打击的更远。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支撑击球面板结构的高尔夫杆头,包含有一壳体,呈高尔夫杆头形状,对应杆头正面部位具有一开口;一击球面板,形状对应于该壳体的开口,可盖合该壳体的开口上;一个以上悬臂,置于该壳体内,各该悬臂的一端设于该壳体上,另一端靠抵于该壳体的中心区域,各该悬臂的身部不与该击球面板接触。
其中各该悬臂的自由端连结形成一环状体,该环状体靠抵于该击球面板的中心区域上。
其中各该悬臂是设于该壳体与该击球面板的交接处,该环状体靠抵于该击球面板的中心区域。
其中该环状体是以硬焊方式设于该击球面板上。
其中各该悬臂以及该环状体与该壳体一体成型制出。
其中各该悬臂设于该壳体的固定端连结形成一环状框,该环状框设于该壳体上,而各该悬臂的自由端靠抵于该击球面板的中心区域。
其中该环状框是设于该壳体开口上,而各该悬臂的自由端靠抵于该击球面板的中心区域。
其中各该悬臂的自由端是以硬焊方式设于该击球面板的中心区域。
其中各该悬臂以及该环状框与该壳体一体成型制出。
附图说明
为使审查员得以更加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功能,以下兹举三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说明于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组合后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组合后的剖视图;
图5是沿图4的5-5切线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洌悬臂与环状体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悬臂与环状体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1与图2,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包含有:
一壳体10,呈高尔夫木杆杆头形状,对应杆头正面部位形成一开口11,该壳体10的杆头形状并不限于本实施例所表示的木杆杆头,亦可使用其他高尔夫杆头型态,如铁杆等。
一击球面板20,形状对应于该壳体开口11,该击球面板20于本实施例中为一薄型的击球面板,由高硬度的金属制成;该击球面板20可盖合该壳体开口11。
一个以上悬臂30,请参见图1及图2,于本实施例中为六个,各该悬臂30的一端设于该壳体10上,于本实施例中是设于该壳体开口11与该击球面板20的交接处,其身部是往该壳体10内部弯曲并反折至该击球面板20上,使各该悬臂30另一端的自由端靠抵于该击球面板20的中心区域,各该悬臂30可以弹性材质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晴祺,未经陈晴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794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幼儿背覆带的扣具构造
- 下一篇:一种双足保健按摩踏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