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房漏水报警器无效
申请号: | 01279847.9 | 申请日: | 200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515737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0-09 |
发明(设计)人: | 樊会祥;韩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樊会祥 |
主分类号: | G08B7/00 | 分类号: | G08B7/00;G08B3/10;G08B5/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房 漏水 报警器 | ||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在计算机机房中,暖气片或水管漏水现象时有发生,如果不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会给国家及人民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但乞今为止,还没有专门适用于机房的漏水报警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机房发生漏水时可及时报警的漏水报警器。本实用新型包括电源、检测电路、声报警电路、控制电路等,其特征在于:电源分别与检测电路及声报警电路、控制电路相连,检测电路通过或门电路与控制电路相连,控制电路与声报警电路相连。本实用新型在机房漏水时可及时报警,并在发生漏水处进行光报警,使人们能迅速准确地找到漏水处,本实用新结构简单、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线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包括电源、多个检测电路、声报警电路、控制电路等,检测电路是由判别电路及光报警电路相连组成,光报警电路是由二极管D7、集成芯片4IC2、4IC3、电阻R10、R11、R12、电容C8、三极管Q2、发光管DEL1组成的,二极管D7正端与电阻R10、电容C8、集成芯片4IC2第3脚相接,集成芯片4IC2第4脚接电阻R10、4IC3第5脚,集成芯片4IC3第6脚接电容C8、电阻R11,电阻R11接三级管Q2B端,三级管Q2E端接地,三级管Q2C端接电阻R12,电阻R12另一端接引线端子E1、发光管DEL1负端,发光管DEL1正端接电源输出端。判别电路是由集成芯片4IC1及分压电阻R17、R9组成,R9的一端分别与R17及4IC1的第一脚相连,4IC1的第2脚与光报警电路的二极管D7负端相连,第7脚接地,声报警电路是由集成芯片IC3、电阻R1、R2、选择开关K2及可调电位器W1,集成芯片IC2、电容C4、C5、C6、C7、电阻R4、R5、R6、R7及扬声器Y1组成的,它们完成声讯号的控制及功率放大,控制电路是由电容C3、电阻R3、二极管D5、三极管Q1相连组成的电子开关,R3与Q1的B端及稳压二极管D5的负端相连,D5的正端接地,Q1的E端与C3正极及声报警电路的集成芯片IC3的第B+端相连,C3的负极接地,电源与变压器T、四个二极管D1、D2、D3、D4、集成芯片IC1、电容C1、C2、电阻R8组成的滤波稳压电路相连后分别与声报警电路、控制电路的三极管Q1的C端、检测电路的判别电路中的R17、集成芯片4IC1的第14脚,及检测电路的光报警电路中的发光管DEL1分别相连,判别电路中的集成芯片4IC1的第2脚与或门电路相连,或门电路经控制电路中的电阻R3与三极管Q1的B端相连,或门电路是由一个二极管D6构成的。工作原理:使用时,将判别电路分别与外接传感器RX及按钮S相接,当某一区发生漏水时,经传感器由I1端输入,4IC1第二脚输出为高,二极管D6导通,使三极管Q1得电导通,IC3B+端加载得电工作,开始产生报警声音讯号,经扬声器发出声报警。同时,当4IC1第2脚为高,二极管D7反偏截止。4IC2、4IC3、C8、R10组成的振荡器起振,由4IC3第6脚输出,经R11接到反向门Q2B端,由Q2C端输出,经限流电阻R12,接到发光管DEL1上,做光报警指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樊会祥,未经樊会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798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型整体负荷(力)现场变送控制器
- 下一篇:智能水表用水阀启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