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传输系统无效
申请号: | 01279962.9 | 申请日: | 2001-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517184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0-16 |
发明(设计)人: | 李长春;刘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J14/08 | 分类号: | H04J14/08;H04J14/02;H04B10/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科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输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传输系统,特别是一种时分复用(TDM-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或波分复用(WDM-Wave-length DivisionMultip lexing)的光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光纤通信已经成为信息传输的主要手段之一。光纤系统在实现传输上受到衰减、色散、非线性效应三种因素的限制。已经研究了多种技术和手段对光信号在光纤传输过程中的色散进行有效的补偿,其中采用与传输光纤色散相反的色散补偿光纤进行色散补偿已经在实际中很广泛地应用。掺铒光纤放大器技术的成熟也使得传输过程中的光功率衰减可以及时得到补偿。传统的光中继方式是光信号的功率补偿和色散补偿同时完成,如图1所示,由光信号发射模块1发出的光信号经过若干个传输段2到达光信号接收模块3。为了使光信号在接收端能够被识别,光信号经过一段传输光纤4(TF:Transmission Fiber)传输后,需要经过一段与其色散相反的色散补偿光纤5(DCF:DispersionCompensation Fiber)进行色散补偿,恢复脉冲形状,同时通过光放大器6(OA:Optical Amplifier)对光信号进行放大再生以补偿传输过程中损失的光功率。可是为了克服光放大器引入的自发辐射噪声,要求增大光纤中光信号的功率,以得到满足要求的光信噪比,尤其是对于大容量,高速率的传输系统。光功率的增加,会引发不可忽略的非线性效应,并且色散和非线性效应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导致不可恢复的脉冲形状畸变,因此色散补偿光纤在传输线路上的放置位置和补偿量的大小都会影响非线性效应的结果,如何进行合理的色散管理,使其既可以完成色散补偿,又抑制非线性效应,实现更大容量的更长距离的无电中继光纤传输成为光传输系统的一个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的色散补偿拓补结构,通过合理的色散管理,使本实用新型具有更强的抵抗非线性效应的能力,以实现更长距离、更大容量的无电中继光传输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顺序连接的
光信号发射模块;
若干光传输段;
光信号接收模块
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传输段包括至少一段以上的传输光纤、至少一个以上的色散补偿光纤、一个光放大器,其中传输光纤和色散补偿光纤间序循环串接后与光放大器串接,且所述光传输段内的色散补偿光纤的数量至少比光放大器的数量多一个以上。
为避免因频繁增加色散补偿光纤造成的系统成本增加和降低系统实现的难度,上述光传输段还包括有光节点模块,该光节点模块串接在相邻两传输光纤之间,且该光节点模块内设有至少一个以上的色散补偿光纤。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在光传输系统中增加色散补偿光纤数量的结构,使色散补偿间距短于功率补偿间距,光纤传输线路上色散补偿和功率补偿不同时进行,从而有效减弱非线性效应的影响,改善光传输系统的传输性能,有利于实现更长距离、更大容量的无电中继中传输。同时本实用新型由于将增加的色散补偿光纤集成在现有的光节点模块(如光信号上下路模块和光信号交叉模块)内,可有效避免因频繁增加色散补偿光纤数量造成的系统成本增加和降低系统实现的难度,其结构简单紧凑、实现容易、性价比高,可广泛应用于TDM和WDM光传输系统中。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及工作过程: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光传输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10Gbit/s的TDM光传输系统随色散补偿光纤数量的传输性能比较图;
图5是10Gbit/s的WDM光传输系统随色散补偿光纤数量的传输性能比较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顺序连接的
光信号发射模块1,用于产生和发出需要传输的具有多个波长段的光信号
若干光传输段2;
光信号接收模块3,用于接收由光信号发射模块发出并通过光传输段2传输过来的具有多个波长段的光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799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平行绝缘集束导线并沟线夹
- 下一篇:家鸽双重呼吸演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