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角度调整器无效
申请号: | 01280516.5 | 申请日: | 200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515766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0-09 |
发明(设计)人: | 郑维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维洁 |
主分类号: | G12B5/00 | 分类号: | G12B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任永武 |
地址: | 20023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角度 调整器 | ||
(1)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角度调整器。
(2)背景技术
角度调整器目前大致可分为两类:普通角度调整器和精密角度调整器。
普通角度调整器又可分为以下两类:
1)球接头式角度调整器。一般由一个球接头组成,大都用手直接作角度调整。其特点是简单、小巧且成本低廉,并可在一定范围内的任意方向作角度调整,但不能作精密角度调整。比如用于汽车的反光镜,将球接头装在空洞中,通过两根螺杆的相对运动对球头轴作倾斜或旋转角度的调整。这种结构并不罕见,然而此结构由于在一根轴上会相互干扰,因而它只能单独实现倾斜或旋转中一个方向的角度调整,而不能在一根轴上同时实现倾斜和旋转两个方向的角度调整。
2)双轴式角度调整器。由互相垂直错开的两根轴、轴承及支架组成,通过杆用手或直接用手作角度调整。其特点是简单、成本低,可在大范围的任意方向作角度调整,但由于是用手直接调整,故也不能作精密角度调整。主要应用于如照相机的云台,投光灯的支架及轴等场合。
精密角度调整器也可分为以下两类:
1)蜗轮式双轴角度调整器。互相垂直的两根轴由精密轴承支撑,两轴均通过蜗轮蜗杆作角度调整。由于蜗轮蜗杆的高传动比以及其高传动精度,故可取得很高的角度调整精度。但由于蜗轮式双轴角度调整器结构复杂、成本高且体积大,因此用于精密度要求比较高的仪器或机件,如精密经纬仪等,而在一般场合下很少使用。
2)螺杆式双轴角度调整器。互相垂直的两根轴由精密轴承支撑,轴与连杆相连接,精密螺杆通过连杆对轴的回转角度作调整。其特点是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并且也具有一定的精度,但角度调整范围较小。
(3)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体积小巧并且能同时或分别在一根轴上作倾斜和/或旋转两个方向精密调整的角度调整器。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角度调整器,其特点是它包括:一壳体;一支承块,它内置于所述壳体底部,与之固定连接,并设有一开口朝上的凹球面;一调整轴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形成的平面部、轴颈部和长孔部,长孔部末端嵌设一球头,所述球头通过壳体垂直插配在所述支承块的凹球面内;一轴承,它具有一轴承孔和一开口孔,通过轴承孔套设在调整轴的轴颈上;一摇杆,包括一杆部和在杆端形成的凹球面部,凹球面上形成一开口的内穴面,所述杆部横向穿过调整轴的长孔;一回转调整螺杆,包括一杆部和其末端形成的球头,螺杆部螺设壳体壁上而使球头旋入所述摇杆的凹球面;一倾斜调整螺杆,包括一螺杆部和其末端形成的球头,螺杆部螺设在壳体壁上而使球头旋入所述轴承的开口孔。
采用这样的结构,由于利用了一根球头调整轴与两个调整装置在本体中巧妙地结合,因而使其可在一定范围内同时或分别对该调整轴进行调整,使倾斜与回转方向的调整范围可达60°左右。
为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结构特点和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4)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角度调整器的纵向剖视图。
图2是沿图1中A-A线取得的剖视图。
图3是沿图1中B-B线取得的剖视图。
图4是图1中调整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支承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摇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沿图6中C-C线取得的剖视图。
图8是图1中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沿图8中D-D线取得的视图。
图10是图1中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中云台的结构示意图。
(5)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角度调整器的纵向剖视图,它包括一壳体15,一支承块19置于壳体15底部,所述支承块19底部设有一固定螺孔18,通过螺钉拧入固定螺孔18可使支承块19固定在壳体15底部。在支承块19内的固定螺孔18旁还设有一开口朝上的凹球面17,调整轴9的球头16通过壳体15垂直插入到支承块19的凹球面17内,所述球头16与凹球面17的尺寸相配合。在凹球面17旁还设置一横向的螺孔26(如图5所示),通过一磨擦块14与锁紧螺杆13拧入螺孔26内而使调整轴9的轴向位置被限定,但调整轴9仍可在一定范围内作倾斜与回转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维洁,未经郑维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805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