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互联网的服务器与具芯片卡的终端间传送数据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1800190.4 | 申请日: | 2001-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363171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8-07 |
发明(设计)人: | 帕斯卡尔·于里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第八特许科技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幸商标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激扬 |
地址: | 法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互联网 服务器 芯片 终端 传送 数据 方法 | ||
1.一种经由互联网式的网络在至少一远程服务器与一配备了集成电路芯片卡阅读机的终端之间传送数据的方法,该终端至少包括一称为"客户TCP/IP"型式的应用系统,该终端与服务器两个均连接至互联网,本方法的特征为它至少包括以下的阶段:
(a)第一阶段,在所述芯片卡(2a)中植入第二软件(23a),以形成特定的通信协议层;
(b)第二阶段,在终端(1)中植入第一软件(13),以形成特定的通信协议层,并且至少与"TCP/IP"(10)式的应用系统形成界面;
本方法的特征还在于:
其中所述第一与第二软件(13,23a)各还包括至少一个称为客户式的第一独立软件实体(T2,S1),以及一个称为服务器式的第二独立软件实体(T1,S2),这些实体(T1,S1,T2,S2)互相配合,以便使得能够在所述终端(1)与所述芯片卡(2a)之间建立数据双向交换对话,并使得所述芯片卡(2a)提供WEB(网络)式的客户/服务器的功能,并且使得可以在该终端(1)与所述远程服务器(4)之间,经由所述互联网(RI)式的网络,建立双向数据交换对话;这些独立软件实体之间联系借助于预设的协议数据单元来实现;
其中包括一个实现阶段,在芯片卡(2a)中有一个称为过滤器(28)的设定有功能性特征的应用软件,它接收来自这些独立第一与第二软件(S1,S2)的协议数据单元,及/或向这些软件发出协议数据单元,这些软件分别为客户型和服务器型,它包括在该第二特定的软件(23a)之中,所述应用软件的实现是在所述服务器式的独立软件(S1)的控制之下;
其中所述过滤器(28)与所述第二特定的软件(23a)的独立软件实体(S2,S1)配合,以便与所述第一特定的软件(13)的独立软件实体(T2,T1)开启对话,以便修正在所述终端(1)与所述远程服务器(4)之间所传送数据的预设特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独立软件实体是由智能代理器(T2,T1,S2,S1)所构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智能代理器(T2,T1,S2,S1)至少与以下六个特性中的一个相结合:
—"主机":位于该终端(1)中的智能代理器;
—"卡片":位于芯片卡(2a)中的智能代理器;
—"区域":不与该网络(RI)通信的智能代理器;
—"网络":与该网络(RI)通信的智能代理器;
—"客户":启始对话的智能代理器;以及
—"服务器":接收进行所述对话请求的智能代理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代理器(T2,T1,S2,S1)是由包含整数的标识符来标识,所述服务器式的智能代理器(T2,S1)是与所述"服务器"的特征相结合,并且由一个固定的参考标号所标识,以及所述客户式的智能代理器(T1,S2)是与"客户"的特征相结合,并且由可变的参考标号标识,由所述对话之一向下一个对话变化,所述客户式智能代理器的要求是在进行这些对话中建立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协议数据单元包括一标识符,一明确表明其性质的称为指示器的实体,以及在所述智能代理器(T2,T1,S2,S1)之间交换的任选数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器可以至少具有以下三个状态之一:
—"开启"表示所述对话之一开启;
一"结束"表示所述对话之一结束;
—"锁定"表示所述智能代理器(T2,T1,S2,S1)之一在等待一个对应的智能代理器的回应并且保持非活性状态;
并且所述对话具有以下三种状态:
—解除连接状态:当一智能代理器(T2,T1,S2,S1)与另一个智能代理器之间没有开启任何对话时;
—连接状态:当与另一个智能代理器(T2,T1,S2,S1)开启对话时,一对话可以由一对标识符标识;以及
—锁定状态:当智能代理器(T2,T1,S2,S1)之一被连接,并且等待与它连接的另一个智能代理器的回应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第八特许科技公司,未经第八特许科技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80019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