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文件自动发送系统无效
申请号: | 01800492.X | 申请日: | 2001-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364263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8-14 |
发明(设计)人: | 日下博也;阪上茂生;植松道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6F13/00 | 分类号: | G06F13/00;G06F12/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沈昭坤 |
地址: | 日本国大***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文件 自动 发送 系统 | ||
1.一种文件自动发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存储数据文件与记载关于所述数据文件发送的信息的发送信息文件的存储手段,
所述发送信息文件中至少有一组,所述分组内汇总记载关于数据文件发送的信息,同时至少记载一项确定发送对象即数据文件用的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件自动发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信息文件的一组内,与所述数据文件发送有关的信息记载着确定至少一个发送目的地用的信息和确定至少一个要发送的数据文件用的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文件自动发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谓所述发送信息文件中确定发送目的地用的信息,是发送目的地的电子邮件地址、发送目的地的传真号码、发送目的地的电话号码中的任意一项。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文件自动发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谓所述发送信息文件中确定要发送的数据文件用的信息,是发送对象即数据文件的文件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件自动发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送信息文件中记载着发送目的地的电子邮件地址、发送目的地的传真号码、发送目的地的电话号码中的至少一项。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文件自动发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送信息文件中至少记载着发送源的电子邮件地址、发送源的传真号码、发送源的电话号码、发信人的姓名、发送信息的标题、送往发送目的地的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文件自动发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根据所述发送信息文件发送所述数据文件的通信手段。
8.一种文件自动发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存储数据文件与关于所述数据文件发送的信息的存储手段、
将所述数据文件变换为别的形式的变换手段、以及
根据关于所述数据文件发送的信息发送利用所述变换手段变换的信息的通信手段。
9.一种文件自动发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存储数据文件与关于所述数据文件移动的信息的第1存储手段、
能够存储所述数据文件的第2存储手段、以及
根据关于所述数据文件移动的信息,使所述数据文件从所述第1存储手段移动到所述第2存储手段的移动手段。
10.一种文件自动发送系统,具备存储数据文件与关于所述数据文件的发送的信息的存储手段、以及根据关于所述数据文件发送的信息,发送所述数据文件的通信手段,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存储手段存储有关所述文件自动发送系统的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文件自动发送系统,其特征在于,
数据文件是贮存图像信息的文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文件自动发送系统,其特征在于,
数据文件是贮存声音信息的文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文件自动发送系统,其特征在于,
数据文件是将图像信息与声音信息多重贮存的文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文件自动发送系统,其特征在于,
数据文件是文本文件。
15.根据权利要求1~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文件自动发送系统,其特征在于,
数据文件是可执行程序。
16.根据权利要求1~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文件自动发送系统,其特征在于,
数据文件是HTML形式的文件。
17.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文件自动发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有关数据文件移动的信息中至少记载着表示移动目标装置的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和8~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文件自动发送系统,其特征在于,
存储手段是装拆自如的存储手段。
19.根据权利要求1、7、8、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文件自动发送系统,其特征在于,
通信手段至少以无线或有线方式发送文件。
2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文件自动发送系统,其特征在于,
变换手段把数据文件变换为形式上符合传真发送标准的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80049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梯紧急停止装置
- 下一篇:生产聚碳酸酯树脂原材料及聚碳酸酯树脂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