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于假捻的聚酯纱无效
申请号: | 01800811.9 | 申请日: | 2001-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366566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8-28 |
发明(设计)人: | 内田正夫;牧野昭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帝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D06M15/53 | 分类号: | D06M15/53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庞立志,王其灏 |
地址: | 日本大阪***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于 聚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优良假捻性能的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基聚酯纱。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具有优良的光滑度、耐热性、集束性和抗静电性、几乎很少产生绒毛和断头、并能够稳定地进行假捻的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基聚酯纱。
背景技术
因为包含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的聚酯纱具有低弹性模量,由这种纱得到的针织织物或机织织物不仅具有柔软手感,而且具有与聚酰胺纱相同的弹性回复率和可染性,且另外保持了包含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聚酯纱特性,例如尺寸稳定性、耐光性和低吸湿性。由此希望在很宽领域内开发包含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的聚酯纱。
通常用于做衣服的大多数纱具有经过膨化处理的形式,且在这些纱中,通常使用经过假捻的膨体纱。这种假捻法是由传统锭法改进为摩擦假捻法(本发明下文经常记做摩擦法)而得到的,且加工速度得到快速提高。更进一步说,在摩擦方法中,以800米/分钟~1200米/分钟的相当高速的假捻最近因各种设备的进步普遍地被实现。
另一方面,尽管通常部分取向丝(本发明下文经常记作POY),作为适用于摩擦假捻的原纱,是在纺丝速度为3,000米/分钟或更高的速度下制备的,从提高生产率的角度着眼在施加拉伸处理的同时进行了摩擦假捻(本发明下文中这种方法经常被记作DTY),但已提出某些假捻方法,例如曾经提出以下方法:一种方法(本发明下文经常优选PTY),其适用于对由连续进行高速纺丝和拉伸处理(本发明下文经常记作直接拉伸)得到的拉伸丝进行摩擦假捻;或者一种方法,其适用于对在纺丝速度为5,000米/秒或更高速度下制备的一种取向丝(本发明下文经常优选记作USY)进行摩擦假捻。
但是,这些方法的所有目的是通过提高生产率来获得较低生产成本的纱,并且当在那些条件下进行纱的生产和假捻时,这些纱将很经常地面临越来越苛刻的条件,这是由于,例如,这些纱与各种构件(导纱器、罗拉、加热器等)接触压力的增加以及随着加工速度的提高而伴随的热处理温度的升高等。这些纱与各种接触构件的摩擦显著地增加,例如,由于加工速度的增加伴随的结果是产生白色粉末、绒毛、断纱等,纱的损失会增加并且纱的可加工性被降低。此外,作为由于高速加工明显地出现一个现象,非常大的离心力将作用在纱上,因为假捻速度响应高速加工也自然增加。因此,通常的常规处理剂经常被挤压并从纱的表面被掸去,而且主要飞溅在加热器上。结果,加热器显著地被污染,并且在极端情况下,引起一种反常的现象,其中处理剂沿着加热器的凹槽飞溅下来,即为“焦油流”。当在加热器上产生焦油时,纱的通过性能(passing property)被很大程度的降低,由此在得到的已加工纱上易于产生绒毛或不正常的卷曲并在极端情况下会导致该纱断裂。因此,加热器必须被频繁清洗以溶解这种麻烦物质,但是对加热器进行频繁清洗处理相反会降低纱的生产率,因此最终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加。当包含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的聚酯纱被假捻时,一个另外的大问题是纱的通过性能进一步被破坏使进行高速加工该纱变得很困难,因为即使在较低张力下该纱易于变形从而增加了纱与各种接触构件的接触面积,与包含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聚酯纱相比较,由此增加了纱与纱之间的静摩擦以及该纱与各种接触构件之间的动摩擦。
根据我们的调查,证明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纱的特性问题,即纱的通过性能,没有得到改善,即使当采用含有作为主要组分聚醚的处理剂时,该处理剂通常被用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也没有得到改善,因为纱与纱之间的静摩擦和纱与各种接触构件之间的动摩擦仍然很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日本未审查专利公开(Kokai)11-229276(1999)建议一种方法,该方法用分子量为10,000~20,000、含量为1~20重量%的聚醚,作为含有所述聚醚作为主要组分的处理剂中的一种聚醚组分,由此降低了纱与纱之间静摩擦以控制纱的断头。当一起使用分子量为10,000~20,000的高分子量聚醚时,可以确切地预知纱与纱之间的静电摩擦被减小,从而控制了由纱与纱之间摩擦引起的断头,但这还是不够的。此外,由于含有聚醚作为主要组分的处理剂使纱与各种接触构件间的动摩擦很高,且同时含有具有高粘度的高分子量聚醚使得纱与各种接触构件间的动摩擦进一步增加。因此很难控制绒毛和断纱的产生,以及当纱进行摩擦假捻时不可能提高纱的通过性能。
可以考虑向含有聚醚作为主要组分的处理剂中添加矿物油或酯,作为减小纱与各种接触构件之间的动摩擦的一种方法是有效的,但是处理剂易于增加加热器焦油和飞溅油滴的产生因为形成大量热残渣。因此,适用的满意处理剂还没有真正地被建议。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帝人株式会社,未经帝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8008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