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过压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01802129.8 | 申请日: | 2001-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386315A | 公开(公告)日: | 2002-12-18 |
发明(设计)人: | R·杜斯;M·韦特;J·沃斯吉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凤凰接触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T4/10 | 分类号: | H01T4/10;H01T4/1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苏娟,赵辛 |
地址: | 德国布***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护装置 | ||
1.过压保护装置,带有一个第一电极(1)、一个第二电极(2)、一个在这两个电极(1,2)之间存在或作用的空气击穿火花隙(3)以及一个装纳电极(1,2)的外壳,其中当空气击穿火花隙(3)点燃时,在第一电极(1)和第二电极(2)之间产生一个电弧(4),其特征在于,为第一电极(1)和第二电极(2)配置一个第三电极(5),在第一电极(1)和第三电极(5)之间有一个第二空气击穿火花隙(6)存在或作用,第三电极(5)通过至少一个阻抗尤其是一个压敏电阻(7)直接地或间接地与第二电极(2)连接,在冲击电流通过第一电极(1)、第一空气击穿火花隙(3)和第二电极(2)放电后,剩余的电弧(4)可从第一空气击穿火花隙(3)带到第二空气击穿火花隙(6),尤其是通过气动或磁力灭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压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外壳和/或第三电极(5)至少有一个开口(9),通过该开口(9)产生一种压力平衡,该压力平衡使气流或等离子流很好地从第二电极(2)可扩展到第三电极(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过压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外壳基本为圆柱形,第一电极(1)设计为棒状中间电极,第二电极(2)和第三电极(5)设计为圆柱形的外部电极并绕第一电极(1)对中布置,第二电极(2)和第三电极(5)相互以一定轴向间距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2所述的过压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电极(1)设计为扁平的圆盘,第二电极(2)和第三电极(5)相对第一电极(1)布置,第二电极(2)位于第一电极中央部位,第三电极(5)绕第二电极(2)对中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过压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三电极(5)设计为圆环扇形段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2和5所述的过压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外壳内的开口(18)仅布置在外壳的配属于第三电极(5)的一侧,最好是在第一电极(1)和第三电极(5)之间的部位。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之一所述的过压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电极(1)和第二电极(2)之间的轴向间距小于在第一电极(1)和第三电极(5)之间的轴向间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凤凰接触公司,未经凤凰接触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80212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