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有羟基磷灰石的吸皮脂纸有效
申请号: | 01802275.8 | 申请日: | 2001-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386054A | 公开(公告)日: | 2002-12-18 |
发明(设计)人: | 定冈敏博;胜部浩明;武智裕司;武田彰;松本善雄;松本胜次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资生堂 |
主分类号: | A45D44/00 | 分类号: | A45D44/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宏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羟基 磷灰石 皮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有包含羟基磷灰石的无机填料的吸皮脂纸。
背景技术
在人脸面的皮肤表面上,特别是在鼻子、下巴周围以及前额的中部,因经常分泌皮脂而往往是多油的。这种油性皮肤表面进行化妆时,就不能恰当地将诸如保湿剂或扑粉这类化妆品搽在皮肤表面上,因而化妆效果不佳。此外,皮肤分泌的皮脂在空气中暴露一段时间后会形成氧化皮脂而使皮肤受损。
对于先有技术来说,在各类化妆用薄纸中,又薄又柔软又能很好地吸收脂质的吸皮脂纸是特别适用于去除皮脂的。但对现今来说,除这类吸皮脂纸外,还有其它类又薄又柔软又能很好吸收脂质的化妆用薄纸。一般来说,当用去除皮脂的各种化妆用薄纸吸皮脂时,这种薄纸上吸收皮脂的部位的透明度会增加,因此,使用者用目视就可知道去除脂质的效果。
皮脂会在皮肤表面形成薄膜,从而阻止经表皮的水分损失。因此,从护肤的观点考虑,不宜过多地去除皮脂。实际上,常见的化妆用薄纸,特别是吸皮脂纸可能会过多地去除皮脂。准确地说,这种吸皮脂纸不仅可吸收皮脂分泌后经一段时间氧化变酸性的老皮脂,而且还会吸收分泌后仍保持新鲜状态、并是保持皮肤水分所需的新皮脂。由于氧化皮脂有损于使用者的皮肤,因此,需要一种能在几类皮脂中有选择性地吸收此类皮脂,从而减少对使用者皮肤造成损害的吸皮脂纸。
本发明公开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在几类皮脂中选择性地吸收氧化皮脂的吸皮脂纸。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用来敷贴皮肤或清洁皮肤的吸皮脂纸,这种吸皮脂纸含有1-30(重量)%的无机填料,按JIS P-8124规定的基重为5-25克/平方米,其中上述无机填料包含羟基磷灰石。
由于这种吸皮脂纸含有1-30(重量)%的无机填料,按JIS P-8124规定的基重为5-25克/平方米,因而这种吸皮脂纸是又薄又柔软,使用起来感觉是很舒适的。
由于羟基磷灰石能从各类皮脂中选择性地吸收氧化皮脂,而这种吸皮脂纸含有包含至少1-100(重量)%羟基磷灰石的无机填料,因此这种吸皮脂纸能有效地吸收氧化皮脂。
这种吸皮脂纸按JIS P-8118规定的密度优选为0.4-1克/立方米。无机填料平均粒度优选为0.5-8微米。此外,吸皮脂纸中无机填料包含0.5-90(重量)%滑石和羟基磷灰石是更优选的。如果无机填料的平均粒度小于0.5微米,填料在该吸皮脂纸中的稳定性就会下降,这就会导致成本效率降低和皮脂去除效果变差。另一方面,如果无机填料的平均粒度大于8微米,就会产生一些问题,准确地说吸皮脂纸的触感会很差,微粒容易从纸上脱落。当这种吸皮脂纸含有包含0.5-90(重量)%滑石的无机填料时,纸的光滑度和触感会得到改善。此外,由于纸中含有滑石,因而吸收脂质后就会易于变成透明。
经粉碎的滑石的优选平均粒度为0.5-2微米。这种粒度的滑石会使吸皮脂纸的光滑度和触感得到改善。
这种吸皮脂纸也可包含保湿剂和/或扑粉。由于这些成分,吸皮脂纸还具有良好的护肤作用和化妆效果。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图示了测定过氧化脂质吸收率的仪器。
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模式
下面将根据下列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详细的说明。
羟基磷灰石[Ca10(PO4)6(OH)2]是人类骨骼或牙齿的成分,属于磷酸钙的一种。羟基磷灰石在工业上也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材料,例如对阳离子、阴离子、蛋白质、氨基酸等有优良的吸附作用,因而可用作吸附材料,或者由于对生物体影响小因而可用作生物相容性材料,例如用作人造牙根材料。
羟基磷灰石对几类脂质中的过氧化脂质具有优良的选择吸附作用。因此,羟基磷灰石会从皮肤分泌的几类皮脂中选择性地吸附氧化皮脂。本发明者考虑到羟基磷灰石的这种特性而将其应用于化妆用薄纸中。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含1-30(重量)%无机填料、基重为5-25克/平方米(按JIS P-8124规定)的吸皮脂纸,其中无机填料包含1-100(重量)%的羟基磷灰石。制得的吸皮脂纸又薄又柔软,纸内所吸收的各类皮脂中氧化皮脂占很高的比例。在本说明书中,吸皮脂纸是一种可贴在皮肤上吸收皮脂或通过吸收皮脂而起清洁皮肤的化妆用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资生堂,未经株式会社资生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8022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