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从聚合物材料生产粉末的设备无效
申请号: | 01802511.0 | 申请日: | 2001-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388775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01 |
发明(设计)人: | 瓦季姆·根纳季耶维奇·尼科利斯基;弗拉基米尔·尼古拉耶维奇·巴利别尔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俄罗斯科学院谢苗诺娃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9B13/10 | 分类号: | B29B13/10;B29B17/00;//B29K10506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朱登河,顾红霞 |
地址: | 俄罗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合物 材料 生产 粉末 设备 | ||
1.一种从聚合物材料生产粉末的设备,包括一个含有加料口和出料口(2、3)的缸体(1),表面上有螺旋槽的压缩螺杆(4)位于缸体(1)中的压缩区(I);以及外形为回转体的转子(5),安装后可以转动,在磨削区(II)中与压缩螺杆(4)同轴安装;以及装置(7)用来冷却磨削区(II)的转子和/或缸体,其特征在于,在缸体(1)的磨削区(II)的内表面上加工一个环形凹槽(11),在环形凹槽(11)的表面和转子(5)的侧面之间形成用于初步破碎的环形前室(12),本设备提供一个位于转子(5)靠近出料口(3)一侧的侧面上和/或位于磨削区(II)中靠近出料口(3)的一侧的缸体(1)的内表面上的磨削加工装置(13、9),其形状为环形凸起,其中磨削加工装置(13、9)安装后,相对环形凹槽(11)的内表面或转子(5)的侧面形成环形狭缝通道(10),或分别在环形凸起之间形成环形狭缝通道(10),本设备还设置有在压缩区内对压缩螺杆和/或缸体进行冷却的装置(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压缩螺杆(4)、转子(5)和环形狭缝通道(10)的长度比例为1∶(0.3~15)∶(0.03~0.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环形狭缝通道(10)的宽度与进行初步破碎的环形前室(12)的宽度之比为1∶(1.2~15)。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环形狭缝通道(10)的宽度与长度之比为(0.01~0.3)∶1。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进行初步破碎的环形前室(12)的长度不小于转子(5)长度的20%。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环形凸起具有梯形或矩形横截面。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缸体(1)内壁和/或转子(5)侧表面和/或环形凹槽(11)制成不光滑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缸体(1)内壁上和/或在转子(5)的侧表面上和/或在环形凹槽(11)上加工纵向的和/或螺旋形的沟槽。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磨削加工装置(13),位于转子侧表面,安装后可以相对转子(5)独立转动或铰接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磨削加工装置(9)位于缸体内表面上,固定或安装后可以转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附加提供一个出料螺旋传送器(21),它位于转子(5)末端的磨削区(II),面向出料口(3),其中,出料螺旋传送器(21)与转子(5)同轴安装,可以转动,同时提供冷却装置(22)。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磨削加工装置(9、13)还设置有冷却装置。
13.一种从聚合物材料生产粉末的设备,包括一个含有加料口和出料口(2、3)的缸体(1),表面上有螺旋槽的压缩螺杆(4)位于缸体1中的压缩区(I);外形为回转体的转子(5),安装后可以转动,在磨削区(II)中与压缩螺杆(4)同轴安装,装置(7)用来冷却磨削区(II)的转子和/或缸体,其特征在于,本设备提供一个位于转子(5)靠近出料口(3)一侧的侧面上的磨削加工装置(14),其形状为一个环形锥状凸起,其中较大的基座朝向出料口(3);在缸体(1)磨削区(II)内壁上加工了一个两台阶的环形凹槽,包括一个柱形台阶(15)和一个锥形台阶(16),其中柱形台阶(15)在转子(5)区域内加工而成,在转子(5)的侧表面和柱形台阶(15)的表面之间形成一个用于初步破碎的环形前室(12);而锥形台阶(16)在环形锥状凸起区域内加工而成,在锥形台阶(16)的表面和环形锥状凸起的表面之间形成一个锥形狭缝通道(17),该设备还设置有在压缩区(I)对压缩螺杆和/或缸体进行冷却的装置(6)。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压缩螺杆(4)、转子(5)和锥形狭缝通道(17)的长度比例为1∶(0.3~15)∶(0.03~0.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俄罗斯科学院谢苗诺娃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俄罗斯科学院谢苗诺娃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80251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