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声表面波器件无效
申请号: | 01802539.0 | 申请日: | 2001-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389017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01 |
发明(设计)人: | 远藤刚;川内治;上田政则;田岛基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通媒体装置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3H9/145 | 分类号: | H03H9/145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勇,梁永 |
地址: | 日本长野***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表面波 器件 | ||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声表面波器件,并特别涉及其中输入和输出中任何一个均具有平衡的或差动的端子对的一种声表面波器件。
相关技术的描述
声表面波器件作为一种滤波器,广泛用于以便携式电话或类似产品为代表的无线电设备的高频电路中。近年来,具有平衡或差动输入和输出的集成电路元件(IC)已经在这类无线电设备的高频电路中付诸使用。
相反,使用传统声表面波器件的滤波器(下文中恰当地称为声表面波滤波器),其输入/输出(I/O)端子不是平衡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图1所示的实例中,当所述传统声表面波器件与混频电路IC3连接时,在声表面波滤波器1和混频电路IC3之间必须接入一个被称为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的不平衡-平衡变换部分,或者接入由独立的部分组成的变换电路2。
此外,声表面波滤波器通常有50欧姆的输入/输出阻抗,另一方面,在很多情况下,具有平衡端子对的混频电路IC3等的阻抗高达大约100到200欧姆,因此这样的IC与声表面波滤波器连接要求有阻抗变换电路。
然而,这又导致了无线电设备中所用电路部分数量的增加。此外,为了进一步小型化的需要,需要节省空间的设计。
发明概要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实现一种具有不平衡-平衡变换功能和阻抗变换功能的小型化声表面波器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声表面波器件,它包括一个输入叉指形换能器和一个输出叉指形换能器,两者排列在压电基片的声表面波传播路径上,其中当输入或输出叉指形换能器电极指的声孔径宽度(aperture length)用X表示时,输出或输入叉指形换能器具有两个分开的叉指形换能器,它们具有这样的电极指,其中电极指的每个声孔径宽度大致用X/2表示,并且,其中所述两个分开的叉指形换能器串联,而各自的电极指的电极从两个分开的叉指形换能器引出,它们如此排列,使得连接到平衡端子对的两个输出和输入信号有180°相差。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声表面波器件,它包括排列在压电基片声表面波传播路径上的多个叉指形换能器和排列在两侧的反射电极,其中多个叉指形换能器包括交替排列的第一类型叉指形换能器和第二类型叉指形换能器,其中当所述第一类型叉指形换能器电极指的声孔径宽度用X表示时,第二类型叉指形换能器中的每一个具有两个分开的叉指形换能器,它们具有这样的电极指,其中电极指的每个孔径宽度大致用X/2表示,其中所述第一类型叉指形换能器连接到不平衡输入或输出端子对,所述两个分开的叉指形换能器串联,而各自的电极指的电极从两个分开的叉指形换能器引出并连接到平衡端子对,所述两个分开的叉指形换能器各自的电极指如此排列,使得在平衡端子对的信号有180°相差。
优选,在本发明的第一或第二方面,在所述两个分开的叉指形换能器中,在与平衡端子连接一侧电极指的位置相互滑移半波。
优选,在本发明的第一或第二方面,所述两个分开的叉指形换能器的连接部分接地。
优选,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在所述多个叉指形换能器中,由三个叉指形换能器构成双模滤波器。
优选,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所述多个叉指形换能器是构成多电极滤波器的五个或五个以上叉指形换能器。
声表面波器件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级联的滤波器,其中最外层滤波器由按照上述本发明第一或第二方面的声表面波器件构成,并具有输入或输出平衡端子对。
优选,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滤波器为级联的情况中,借助构成各滤波器的叉指形换能器的多个连接部分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互滤波器之间进行级联连接,滤波器的相位在多个连接部分的各邻近连接部分中相反。
优选,在以上本发明各方面中的任一方面,压电基片可以是旋转40°至44°的Y-X LiTaO3。
更为优选地,在以上本发明各方面中的任一方面,压电基片是旋转66°至74°的Y-X LiNbO3。
通过下面参照各附图的描述,本发明的特征将变得更清楚。
附图简述
图1是用于说明传统声表面波器件连接到具有平衡输入端的IC电路的情况的视图;
图2是用于说明作为本发明目的的声表面波器件连接到具有平衡输入端的IC电路的情况的视图;
图3是示出按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声表面波器件的视图;
图4是构成声表面波器件的视图,其中图3中示出电极结构排列在压电基片11上;
图5是示出另一个端子结构的实施例的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通媒体装置株式会社,未经富士通媒体装置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8025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