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酰胺纤维与聚氨酯纤维的混合织物的精练方法、混合染色织物的制造方法以及混合染色织物无效
申请号: | 01803404.7 | 申请日: | 2001-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394248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29 |
发明(设计)人: | 田边阳辅;细田义则;大岩宸一;一色高三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丽株式会社;杜邦-东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D06L1/12 | 分类号: | D06L1/12;D06P5/00;D06P3/2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邰红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酰胺纤维 聚氨酯 纤维 混合 织物 精练 方法 染色 制造 以及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酰胺纤维与聚氨酯纤维的混合织物的精练方法、混合染色织物的制造方法以及混合染色织物。
更详细地说,涉及可对油污等进行有效脱油、除污,并且匀染性优良的聚酰胺纤维与聚氨酯纤维的混合织物的精练方法以及混合染色织物的制造方法和混合染色织物。
背景技术
由于聚氨酯纤维具有舒适的伸缩性能、形态保持性、合身性、成型性、独特的感觉、防皱性等多种优良的特性,因此被广泛地用在内衣、连裤袜、游泳衣、紧身衫裤、外套等多种领域。
由于在内衣、连裤袜、游泳衣、紧身衫裤等直接与皮肤接触的用途中要求柔软、细滑的皮肤触感,因此织物的形式主要使用针织物的形式。此处所述的混合原料多使用尼龙纤维等聚酰胺纤维。
在外套用途中,多将聚氨酯纤维加入到聚酰胺纤维中,与聚酯纤维以及毛、棉等天然纤维混合,作为织物使用。
也可以将聚氨酯纤维与无纺布混合,作为具有伸缩性的无纺布使用。特别是在内衣、连裤袜、游泳衣、紧身衫裤等用途中,由于要求具有伸缩性能、合身性,因此聚氨酯纤维的混合比例较高。含聚氨酯纤维的原料的问题在于容易沾上油。随着混合材料的多样化、针织组织的复杂化以及针织工艺的高速化,存在由针织机中使用的油引起的对针织物的污染增大的倾向。而且,针织机的织针、针织机的润滑油输送管等所用的铁、铜等金属成分向油中的混入使得在精练工艺中除去油分更为困难。
此外,在聚酰胺纤维与聚氨酯纤维的混合织物的染色工艺中,由于通常用于聚酰胺纤维染色的酸性染料与通常用于聚酯纤维等的分散染料相比,前者的泳移性较差,因此若在染色前的精练工艺中未能充分除去油污等异物,则将成为引起染斑、油渍等产品不良的原因。
一直以来,在聚酰胺纤维与聚氨酯纤维的混合织物的精练中,通常使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或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等。而且,通常也采用在含表面活性剂的液体中添加苏打灰、苛性钠等碱,提高精练效果的方法。但是,在这些方法中,精练工艺不能充分除去油污,产生了染斑、油渍等问题。
因此,作为附着油分较多的聚氨酯纤维的混合织物的精练方法,特开平12-80562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方法,该方法使用以高浓度含有加成了环氧乙烷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处理液以低浴比进行前处理,之后再使用低浓度的相同处理液以高浴比进行精练。然而,该方法虽然在除油方面是优良的,但对于含金属等的污垢的去除效果较小,对于防止染斑几乎无效。
作为染色工艺中的染斑、油渍等问题的改善对策,已知有向染色液中添加精练剂的方法、使用匀染性优良的酸性染料的方法等,但是其效果较小,有时反而会引起染色坚牢度的下降。
发明的公开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能够防止发生由油污等引起的染斑、油渍等的、聚酰胺纤维与聚氨酯纤维的混合织物的精练方法;混合染色织物的制造方法以及混合染色织物。
本申请的发明者们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解决了上述课题。
也就是说,本发明是聚酰胺纤维与聚氨酯纤维的混合织物的精练方法,该方法的特征在于:在对聚酰胺纤维与聚氨酯纤维的混合织物进行精练处理时,使用软水作为处理用水,并且使该处理用水中含有金属离子螯合剂。
本发明是聚酰胺纤维与聚氨酯纤维的混合织物的精练方法,该方法的特征在于:在对聚酰胺纤维与聚氨酯纤维的混合织物进行连续精练处理时,使精练处理后的处理用水中残存有未反应的金属离子螯合剂。
本发明是聚酰胺纤维与聚氨酯纤维的混合染色织物的制造方法,该方法的特征在于:在对聚酰胺纤维与聚氨酯纤维的混合织物进行精练处理后,在温度为190℃或以下、时间为60秒以内的条件下进行预定形,之后进行染色、后处理。
本发明是聚酰胺纤维与聚氨酯纤维的混合染色织物的制造方法,该方法的特征在于:在使用酸性染料对聚酰胺纤维与聚氨酯纤维的混合织物进行染色时,使用软水作为染色液用水,并且使所述染色液中含有金属离子螯合剂。
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
以下详细说明本发明。
只要本发明所用聚酰胺纤维是由聚酰胺成分构成的纤维,则对其没有限制,均可以使用。优选由聚酰胺6(尼龙6)或聚酰胺66(尼龙66)构成的纤维。此外,也可以使用由聚酰胺6成分与聚酰胺66成分的共聚聚酰胺、除此以外的聚酰胺成分共聚而成的聚酰胺所构成的纤维。
另一方面,作为本发明所用聚氨酯纤维,优选使用对由聚合物二醇、以有机二异氰酸酯作为主体的异氰酸酯以及多官能活性氢化合物3种成分反应得到的聚氨酯聚合物进行纺丝而成的聚氨酯纤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丽株式会社;杜邦-东丽株式会社,未经东丽株式会社;杜邦-东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8034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晶显示装置及使用它的电子装置
- 下一篇:转换视频数据流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