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控制内燃机尾气通道中设置的NOx-存储催化剂脱硫的装置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01803765.8 | 申请日: | 2001-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395648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2-05 |
发明(设计)人: | 埃肯哈德·波特;赫尔曼·哈恩;泽伦·海茵茨;米夏埃尔·齐尔默;阿克塞尔·朗;弗兰克·舒尔茨;延斯·德吕克哈默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众汽车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08 | 分类号: | F01N3/0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仲贤 |
地址: | 德国沃***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内燃机 尾气 通道 设置 nox 存储 催化剂 脱硫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对内燃机尾气通道中设置的NOx-存储催化剂脱硫进行控制的方法,采用至少一个在NOx-存储催化剂下游设置的NOx-探头,所述NOx-探头根据在尾气中存在的NOx-的浓度输出一个信号,其特征在于,
(a)根据在NOx-存储催化剂(18)下游测出的NOx-浓度求出NOx-存储催化剂(18)的NOx-活性(NOA),
(b)当低于NOx-存储催化剂(18)催化活性(NOA)的预定的阈值(SW)时,以预定的脱硫参数开始脱硫,
(c)根据脱硫结果求出对NOx-存储催化剂(18)的不可逆的损伤并且当超过一个预定的损伤极限值(SWIR)时,将开始硬脱硫,其中选择至少与较高的脱硫效率相符的脱硫参数,和
(d)内燃机(10)的继续工作与在硬脱硫后重新获得的NOx-起始活性(NOAMX)的高度相关。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次脱硫后预定的阈值(SW)应与在结束脱硫后重新获得的NOx-存储催化剂(18)的NOx-起始活性(NOAMX)成比例,并且损伤极限值(SWIR)表示不得低于的NOx-活性(NOA)的最低极限值,其中阈值(SW)大于损伤极限值(SWIR)。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损伤极限值(SWIR)是在阈值(SW)不变的情况下预定的最大脱硫频度。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损伤极限值(SWIR)是在阈值(SW)不变的情况下一个在脱硫后重新获得的NOx-起始活性(NOAMX)的预定的下限。
5.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超过损伤极限值(SWIR)时首先对内燃机(10)的贫工作进行限制或禁止并当存在NOx-存储催化剂(18)的最低温度和/或在一最短的时间内保持的车辆的最低温度等预定的边界条件时,开始硬脱硫。
6.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在硬脱硫结束后重新获得的NOx-起始活性(NOAMX)几乎完全或至少在预定的范围内与无硫的、无NOx和未受损伤的NOx存储催化剂(18)相符,则可以继续允许内燃机(10)以贫方式工作。
7.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在硬脱硫结束后重新获得的NOx-起始活性(NOAMX)几乎完全或至少在预定的范围内与无硫的、无NOx和未受损伤的NOx存储催化剂(18)相符,则脱硫参数被适配调整,以便使后续的脱硫更为有效地进行。
8.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在硬脱硫结束后重新获得的NOx-起始活性(NOAMX)并不显著地高于前一次脱硫的效果,则判定NOx存储催化剂(18)受到很强的不可逆损伤并且限制或禁止内燃机(10)的贫工作。
9.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NOx-存储催化剂(18)的NOx-活性与在NOx-存储催化剂(18)下游测出的NOx-浓度与计算出的或根据内燃机(10)的实际工作参数计算出的在NOx-存储催化剂(18)上游的NOx-浓度的比例相符。
10.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NOx-活性如果在硬脱硫结束后重新获得的NOx-起始活性(NOAMX)几乎完全或至少在预定的范围内与无硫的、无NOx和未受损伤的NOx存储催化剂(18)相符,则可以继续允许内燃机(10)以贫方式工作。
11.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脱硫参数是NOx-存储催化剂(18)上的脱硫温度、λ富预定值和脱硫时间。
12.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富-贫-λ预定值、转换频度以及根据NOx-存储催化剂(18)的富-贫-转换门限是在对富-贫-脱硫调整的附加的脱硫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众汽车股份公司,未经大众汽车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80376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